ID: 24504404

3.4沉淀溶解平衡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5362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观察沉淀的生成与溶解现象,宏观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方向;从离子相互作用的微观角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本质是离子溶解与沉淀的动态平衡,建立“宏观实验现象—微观离子行为”的关联认知。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特征及移动规律,理解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平衡的影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过程,深化动态平衡的化学思想。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基于沉淀溶解平衡的实验证据,推理溶度积常数(Ksp)的含义与应用价值;构建Ksp计算的思维模型、沉淀转化的判断模型,运用模型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相关的计算与判断问题。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设计探究沉淀溶解平衡存在及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实验设计、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激发创新探究思维。 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结合沉淀溶解平衡在水质净化、水垢去除、物质制备、离子检验等领域的应用,认识化学原理的实用价值;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与生产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与特征:一定温度下,沉淀溶解速率与离子沉淀速率相等时的动态平衡,具有逆、等、动、定、变的特征。溶度积常数(Ksp):定义为沉淀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离子浓度幂的乘积,只与温度有关;Ksp的表达式书写及意义。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沉淀的生成(离子积Qc>Ksp时)、溶解(Qc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