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6653

4.3.2 共价键(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共26页)

日期:2025-11-2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778746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3.2,共价键,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
  • cover
(课件网) 4.3.2 共价键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宏观现象入手,辨识共价键的存在,理解微观层面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的过程,掌握共价键的分类,以及分子空间结构与共价键的关系。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与断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形成对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认知,构建 “物质变化伴随化学键变化” 的观念 。 三、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如氢键)对物质性质、生命现象的影响,认识化学在生活、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重点: 1. 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 2. 共价键的分类(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判断及本质区别 ) 3. 化学键的概念及化学反应的本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 难点: 1. 从微观角度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共用电子对的作用 2. 分子空间结构与共价键的关联 3. 氢键对物质性质和生命现象的影响及微观解释 学习重难点 新课导入 01 共价键 HCl的形成 最外层有1个电子,难以发生电子的得失 最外层有7个电子,难以发生电子的得失 共价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3)成键原因: (1)成键微粒: ①通过共用电子对,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能达到饱和。由不稳定变稳定 原子 (2)实质: 共价键的关键点 共用电子对 ②两原子核都吸引共用电子对,使之处于平衡状态 ③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体系总能量降低 思考讨论 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碱、部分盐(如AlCl3等)、金属过氧化物(如Na2O2等)、有机化合物。 下列物质中是否存在共价键?你能总结出哪些物质中存在共价键吗? H2、Cl2、CO2、H2O、HF、NH3、HCl、OH-、SO42-、NH4+ 共价化合物 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如:H2O、CO2等。 常见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氢化物HCl、CH4等 非金属氧化物 CO2、H2O等 含氧酸 H2SO4 、HNO3等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 乙醇 、蔗糖等 少数盐 AlCl3 共价化合物“一定”和“不一定” 两个“一定” (1)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共价键; (2)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两个“不一定” (1)含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如O2、N2、H2、Cl2等; (2)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OH中含有O-H共价键,但它是离子化合物。 共价型 分子 电子式 共价型分子的表示方法 用电子式表示 H2 H2O CO2 CH4 N2 H H ·· … N N ·· … ·· 注:书写电子式时,切记不能省略原子最外层未共用的电子! 共价型分子的表示方法 用结构式表示: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 — ”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这样得到的式子叫结构式。 H2电子式 H2结构式 H H : H H — N2电子式 N2结构式 N N ·· ·· ·· N N — ———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型分子的形成过程 类似于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左侧为原子的电子式,右侧为共价分子的电子式。 CO2 H2 H · · H + → H H ·· + · O · ·· ·· + : C : → · O · ·· ·· ·· C O ·· O ·· ·· :: :: 注:①不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②右边相同的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③没有形成离子,不标电荷和中括号 。 共价型分子的结构 H2 H2O CO2 CH4 N2 电子式 结构式 H H ·· … N N ·· … ·· H-H N≡N 空间结构 V形 直线形 正四面体形 直线形 直线形 共价键的分类 物质 Cl2 HCl 结构式 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 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 成键原子是否显电性 键的类型 Cl-Cl 相同 不偏移 不显电性 非极性键 H-Cl Cl强于H 偏向C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