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1.1 活泼的金属单质 ———钠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钠的物理性质和原子结构,理解钠活泼性的本质;能从钠与氧气、水反应的宏观现象,探析微观粒子的变化及物质的转化。 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认识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不同产物,理解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理解钠与水反应的过程及能量变化,形成化学反应有条件、有变化、遵循一定规律的观念 。 三、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钠的保存、取用及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培养严谨、规范的科学实验态度;理解钠的性质与火灾扑救等实际应用的联系,认识化学知识对保障生命安全、应对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重点: 1. 钠的物理性质 2. 钠与氧气、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3. 钠的保存原因 难点: 1. 从原子结构角度理解钠的活泼性 2. 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微观探析及原理理解 学习重难点 新课导入 19 世纪初,化学家戴维通过电解法,首次制出金属钠,这在当时是重大发现!钠的发现,打破人们对金属的认知 ——— 原来还有如此活泼、性质独特的金属。从被发现起,钠就因 “活泼” 特质,在化学研究、工业应用里扮演重要角色。戴维当年是如何 “驯服” 这活泼金属?又如何发现它的性质?今天,沿着历史足迹,重新探究 “活泼的金属单质 ——— 钠” 。 01 钠的物理性质 钠元素的存在 你能说出一些所知道的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吗? 氯化钠(NaCl) 氢氧化钠(NaOH) 碳酸氢钠(NaHCO3) 碳酸钠(Na2CO3) 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存在游离态的金属钠 钠的原子结构 尝试画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钠元素的化学性质。 容易失去1个电子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实验探究———切割钠 [实验2-1]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探究———切割钠 物性 现象 结论 保存 颜色 状态 密度 硬度 刚切开时,断面是光亮的银白色,很快变暗 银白色金属 固体 块状 钠沉在煤油的底部 比煤油大,比水小ρ=0.97g/cm3 钠可用刀切割 硬度较小(质软) 少量保存在煤油(实验室)中,大量保存在石蜡油或封存在固体石蜡(工业上)中。 注意事项 1. 取用钠时必须用镊子,切不可用手直接接触,否则皮肤会被腐蚀。 2. 切下来未用的钠要及时放回盛钠的原试剂瓶中,切不可放入废液缸或自来水池中。 3. 实验室中用到的镊子、小刀和滤纸等都必须是干燥的。 4. 为了不影响对钠的颜色和光泽的观察,在切割之前要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钠的切面要尽量大一些,切开后要及时观察。 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银白色 状态:固态 光泽:金属光泽 硬度:小(质软) 导电、导热性:良好 延展性:良好 密度:0.971 g/cm3 97.8 ℃ 沸点:883℃ 02 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 钠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Na + O2 = 2Na2O(氧化钠) (1)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钠 现象:新切开的钠的断面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但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 实验探究———熔化钠 [实验2-2]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待钠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 钠的化学性质 (2)钠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现象:钠受热后先熔化,然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这种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Na2O2)。 2Na +O2 === Na2O2(过氧化钠) △ 思考讨论 2. 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金属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怎样的性质? 1. 根据上述两个化学反应,你能得到什么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