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子(N) 决 定同位素种类 原 子核 质 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 ) 质 子(Z) 决 定元素种类 原 子结构 能量规律 在 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电 子层 在 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能 量最低原理 电 子总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 核外电子 然 后由内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上 规律 原 子核外第n层最多能容 纳的电子数为2n2 数量规律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8; K 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核外电子 排布 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 原 子结构示意图 短周期(1、2、3周期) 7个周期 (7个横行) 长周期(4、5、6、7周期) 结 构 主族 ⅠA~ⅦA共7个 现共计118种元素 副 族 ⅠB~ⅦB共7个 1 6个族 元 素周期表 ( 18纵列) 第Ⅷ族 第8、9、10三个纵列 0 族 稀 有气体元素 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 子结构与 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种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元 素周期表 核素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 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 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作核素 第ⅠA族,除H之外的 Li、Na 、K、Rb、Cs、Fr等元素 除 铯略带金色光泽外,其余均为银白色,比较柔软, 有延展性,密度小,熔点低,沸点低 物 理性质 密 度:随着原子序数递增,碱金属单质密度逐渐 增大(钾的密度小于钠) 递变性 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递增,碱金属单质熔沸点 逐渐增大 碱 金属元素 碱金属单质都能与O2反 应 ,从Li到Cs,反应越来 与O2反应 越 剧烈,生成物越来越复 杂 ,但Li只生成Li2O一种氧 化物 化 学性质 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发生反应,从Li到Cs,反应越剧烈与 H2O反应 反应通式:2R+2H2O=2ROH+H2↑ 原 子结构与元素 性 质的关系 第 ⅦA族元素,包含F、Cl、Br、I等元素 状态 颜 色逐渐加深 物理性质 密 度 随 着原子序数递增,卤素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 熔沸点 随 着原子序数递增,卤素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 水中溶解度 随 着原子序数递增,卤素单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氟化氢很稳定 卤 族元素 氯 化氢较稳定 与H2反应 溴 化氢不如氯化氢稳定 碘化氢不稳定,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分 解 为H2和I2 化学性质 与H2O反应 从F2到I2,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现象越来越微弱 卤 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还原性顺序:I->Br->Cl-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