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梯度分层 基础巩固:课堂衔接,回归教材,夯实根本 根基训练:轻松练习,关注重点,梳理难点 拔高提升:深度演练,能力提升,高阶练习 分散系的概念:化学上把 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 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 2.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的物质叫做 ,另一种物质叫做 。 3.分散系的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 分类。 如图: ① 、② 、③ 。 4.胶体的分类 ① 、② 、③ 。 5.Fe(OH)3胶体的制备 (1)制备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蒸馏水,加热至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丁达尔效应 (1)定义: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胶体中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 ”,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2)原理:胶体粒子对光线的 ,即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 (3)应用: 。如可利用丁达尔效应检验Fe(OH)3胶体的生成。 1.下列物质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 A.水 B.碘酒 C.空气 D.有色玻璃 2.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散系的分类: B.可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C.溶液是混合物,胶体是纯净物 D.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观察外观就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B.某分散系可能是电解质 C.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 D.CuSO4溶液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4.下列事实中,可以用胶体性质解释的是( ) A.利用醋酸除水垢 B.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水中的难溶杂质 C.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黑暗的电影院中,放映口发出的光会在影院中形成光柱 5.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胶体 B.NaCl溶液 C.溶液 D.蒸馏水 6.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分子构成,直径约6到9纳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激光笔照射该物质分散在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光线通过时出现明亮的光路 B.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 C.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与石墨不是同素异形体 7.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 A.分散系的颜色 B.分散系的密度 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分散质的摩尔质量 8.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能透过滤纸 B.都呈红褐色 C.分散质粒子直径相同 D.都不稳定 9.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nm~100nm B.光是一种胶体 C.雾是一种胶体 D.发生丁达尔效应 10.胶体分散系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胶体常用作废水处理。 (1)以下过程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_____。 A.碘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B.将纳米氧化铁分散在酒精中 C.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后得到的液体 D.将少量橄榄油加入水中,并充分搅拌 (2)一般通过 现象区分胶体和溶液。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Cl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散系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C.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 D.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2.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都能透过半透膜,都呈红褐色 B.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 C.都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 D.当有光线透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3.向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棕色,停止加热,就制得了Fe(OH)3胶体。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B.胶体的本质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