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 课程要求 核心素养 重难分析 1.初步掌握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能根据离子性质进行物质的鉴别、推断和提纯。 2.了解离子反应在物质制备、分离、鉴定及消除水中污染物等方面的应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够依据溶液的性质、反应现象等特征,准确判断离子在溶液中是否能够大量共存;从微观角度,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明确因发生此类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 重点 1. 离子反应在物质制备、分离、提纯及鉴定中的原理和方法; 2. 利用离子反应消除水中污染物的应用及原理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建立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基本模型,能够根据离子的性质进行物质的鉴别或推断。 难点 1. 从微观和平衡的角度深入理解离子反应在复杂体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将离子反应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培养综合运用知识 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探究离子反应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一离子共存 1.离子共存的概念: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 反应;若离子之间 离子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 (1)生成 或 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生成 及 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 物质(水、弱酸、一水合氨等)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1.不能发生;能发生 2.(1)难溶物;微溶物;(2)气体;挥发性物质;(3)难电离 二、离子的检验 1.物质的鉴别实验方案 (1)确定有关离子检验 ; (2)选择 ; (3)将所需的离子组合为 。 2.离子检验的原理 根据离子之间发生反应时产生的具有特征性的现象来确定离子的种类 (1)产生某种颜色的 (加酸能否 )。 (2)产生 (是否有 、有 )。 (3)溶液的 是否发生变化(生成了有颜色的离子)。 3.SO42-的检验: (1)试剂: 。 (2)实验步骤:取少许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 , (排除CO32-、SO32-、Ag+等的干扰),再滴入 , ,即含有SO42-。 4.Cl-的检验: (1)试剂: (2)实验步骤:取少许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 , (排除CO32-等的干扰),再滴入 , ,即含有Cl-(或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1.(1)所需离子;(2)离子检验的方法;(3)试剂 2.(1)沉淀;溶解;(2)气体;色;味;(3)颜色 3.(1)稀盐酸、BaCl2溶液;(2)稀盐酸;无明显现象;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1)AgNO3溶液、稀HNO3;(2)稀HNO3;无明显现象;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 B.滴加酚酞显红色的溶液: C.加入Zn粒有气泡产生的溶液: D.溶液: 3.溶液X中可能含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取上述溶液X,进行如下实验: Ⅰ.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Ⅱ.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体。已知均可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中得到的白色沉淀只含和 B.溶液X中一定存在 C.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 D.可用焰色反应判断是否存在 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溶液的成分进行检验,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1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一定质量的固体,向该固体中加过量的稀盐酸,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 B.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无法判断是否存在 C.为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可以取实验后的滤液加硝酸酸化的进行检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