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6817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精品导学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6644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1.2,分散,及其,分类,化学,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程要求 核心素养 重难分析 1.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2.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 3.掌握胶体的制备方法,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应用,初步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实验现象宏观辨识胶体与溶液的差异 ,从微观角度理解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对分散系性质的影响。 重点 1. 分散系的概念、分类依据; 2. 胶体的性质,尤其是丁达尔效应及其应用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认识到不同分散系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理解分散系中分散质与分散剂之间的相对稳定关系,形成物质变化的动态平衡观念。 难点 1. 从微观角度理解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2. 胶体性质的微观解释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了解胶体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增强将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1.分散系 (1)概念:化学上把 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 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 (2)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的物质叫做 ,另一种物质叫做 。 (3)分类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 2.胶体 (1)分类 胶体 气溶胶 液溶胶 固溶胶 分散剂状态 气体 液体 固体 实例 _____ _____ _____ (2)Fe(OH)3胶体的制备 ①制备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蒸馏水,加热至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丁达尔效应 ①定义: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胶体中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 ”,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②原理:胶体粒子对光线的 ,即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 ③应用: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如可利用丁达尔效应检验Fe(OH)3胶体的生成。 答案:1.(1)一种(或多种);另一种(或多种)(2)分散质;分散剂 2.(1)云、雾;Fe(OH)3胶体;有色玻璃(2)沸腾;红褐(3)通路;散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B.泥水、食盐水、有色玻璃分别为浊液、溶液、胶体 C.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D.胶体、溶液的分散质能通过半透膜,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2.下列分类或归类均正确的是( )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均为化合物 ③均为碳酸盐 ④火碱、纯碱、碳酸钙均为碱 ⑤碘酒、蔗糖、云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A.①③④ B.仅② C.②④ D.②③④⑤ 3.羟基氧化铝是一种“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1~100 nm。若将其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某一分散系,下列关于该分散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液溶胶 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静置后,会析出沉淀 D.能透过滤纸 4.将蛋白质溶液放在半透膜上静置,溶液的成分通过半透膜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蛋白质溶液 B.该半透膜的孔径大小可能为200 nm C.该半透膜可用来分离NaCl溶液和淀粉溶液 D.该半透膜可用来分离泥沙和淀粉溶液 5.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为1~100 nm B.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运动 C.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有电荷 D.光的折射作用 6.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有淀粉和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能证明半透膜袋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