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文学常识填空 《与朱元思书》是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 (作者)所作的一篇山水小品,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碧( ) 轩邈( ) 千转( ) 横柯( ) 经纶( ) 窥谷( ) 泠泠作响( ) 嘤嘤成韵( ) 鸢( ) 飞戾( )天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天山共色 _____ (2)从流飘荡 _____ (3)水皆缥碧 _____ (4)泉水激石 _____ (5)嘤嘤成韵 _____ (6)蝉则千转不穷 _____ 4.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蝉则千转不穷_____ (2)窥谷忘反_____ 5.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古义:_____ 今义:允许;许可 (2)鸢飞戾天者 古义: _____ 今义:罪过,乖张 (3)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 _____ 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 6.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横柯上蔽 _____ (2)任意东西 _____ (3)猛浪若奔 _____ (4)互相轩邈 轩: _____ 邈: _____ 7.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直 直视无碍 _____ 争高直指 _____ (2)绝 天下独绝 _____ 猿则百叫无绝 _____ (3)无 直视无碍 _____ 猿则百叫无绝 _____ (4)百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_____ 猿则百叫无绝 _____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1)蝉则千转不穷 _____ (2)经纶世务者 _____ (3)猛浪若奔 _____ 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与朱元思书》,一文中“_____, _____”一句最能体现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山水的总体印象。 (2)《与朱元思书》中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正面描写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_____ , _____ 。” (3)面对奇山异水,作者在《与朱元思书》中用“_____ ,_____ ;_____ , _____”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 (4)暑假,小江和妈妈泛舟富春江,船随着江流随意漂荡,他们感到悠然惬意,小江不由得吟诵起《与朱元思书》中的句子“_____ , _____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窥谷忘反 (2).猛浪若奔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富春江上风景美不胜收,请你说说作者泛舟漂流间,看到了怎样“独绝”的山水风光。 14. 小典想选择一首古筝曲为《与朱元思书》的朗诵配乐,你觉得下面哪种节奏风格更合适?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A. 轻缓悠扬 B. 欢快灵动 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