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9535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九校同测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卷 科学(1-3章)

日期:2025-11-2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06355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1-3章,科学,期中,八年级,学期
    浙江省杭州市九校同测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卷 科学(1-3章) 1.(2025八上·杭州期中)盲人能“阅读”盲文,起作用的是他的(  ) A.嗅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体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根据描述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盲文是通过触摸识别的,因此盲人在“阅读”盲文时主要依赖的是触觉。 故选B。 2.(2025八上·杭州期中)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听诊器的作用是 (  ) A.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音调 C.减小声音的分散,防止音色改变 D.以上三种作用都有 【答案】A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与声源的材料、结构等有关。 【解答】使用听诊器可以使声音会聚,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医生听的更清楚,听诊器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以及声音的音色。 故答案为:A。 3.(2025八上·杭州期中)周末,小宁一家到日湖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宁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一光 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一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一光的反射 D.小宁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等现象 【解答】A.照相机拍照属于光的直射;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反射; C.水中的鱼影属于折射; D.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结果; 故答案为:C 4.(2025八上·杭州期中)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会相互吸引,则乙球()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答案】C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与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解答】 带正电的玻璃棒与甲球相互吸引,说明甲球带负电或不带电。 如果甲球不带电, 是无法与乙球相互排斥,但题目中已经说明甲、乙两球相互排斥,这意味着甲球必须带电。因此,甲球必须带负电。既然甲球带负电,因两球相互排斥,说明乙球也带负电。 A:乙球若带正电,会与甲球相互吸引,与现象不符,A错误。 B:乙球不带电,会与甲球相互吸引,与现象不符,B错误。 C:乙球带负电,会与甲球相互排斥,与现象符合,C正确。 D:乙球带正电或不带电,会与甲球相互吸引,与现象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5八上·杭州期中)图甲是汽车内的中央后视镜,它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观察车辆后方和侧方的交通情况,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下列各图的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的选项是() A.墙上的手影 B.放大的字母 C.水中的倒影 D.雨后彩虹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光经过不均匀介质或斜射入不同介质时将发生折射。 【解答】后视镜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A、墙上的手影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使用放大镜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 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正确; D、雨后彩虹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2025八上·杭州期中)将带有F字样的光源放在装有水的鱼缸前,调整F光源和鱼缸的位置,在墙壁上得到了缩小的实像,则F光源、 鱼缸、墙壁三者的位置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