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2581

【精品解析】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2 《汽化和液化》(基础版)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30460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分层,基础,汽化和液化,-4.2,练习,同步
    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2 《汽化和液化》(基础版) 一、选择题 1.(2025八上·涪城期中)暑假,小江与家人坐空调旅游大巴去黄果树旅游,途中发现车窗变模糊了,该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凝华 【答案】A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暑假时温度高,坐空调旅游大巴时,车内温度低,车外空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发生液化,变为小水珠,车窗变模糊了,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2.(2025八上·深圳期中)如图,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 B.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 C.小水珠在σ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D.小水珠在α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答案】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液化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形成小水珠的过程。 烧杯a盛有冰块,使玻璃片a温度较低,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a的上表面液化,形成小水珠。 烧杯 b盛有热水,热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玻璃片b的下表面液化,形成小水珠。 综上,答案为 C 【分析】本题核心是液化现象的条件(水蒸气遇冷)及不同情境下水蒸气的来源与遇冷位置。需明确:盛冰块的烧杯使玻璃片外侧(上表面)温度降低,外界水蒸气液化;盛热水的烧杯使玻璃片内侧(下表面)温度低于内部水蒸气温度,内部水蒸气液化。解题时需结合两个烧杯的温度差异,分析水蒸气的来源和遇冷位置,从而判断小水珠的形成位置。 3.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答案】D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既加快了空气流动,也增加了液体温度,所以蒸发加快。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增加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提高了液体温度,增加了液体表面积,加快了液体上方空气流动。故蒸发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降低了液体温度和减慢了液体上方空气流动,故蒸发减慢。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都可以减慢蒸发。 4.在没有加盖的锅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关于锅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逐渐升高 B.迅速升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解: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水的沸点不变,则只会让水沸腾的更剧烈了,会有更多的水不断地变成水蒸气,它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 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2024八上·新会期中)细心的小敏发现妈妈每次洗完头发后,总是用电吹风吹湿头发,而且还用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这是为什么呢? A.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增加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 B.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温度,加快水分蒸发 C.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减少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 D.用电吹风吹湿头发,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水分蒸发 【答案】A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洗完头发后,用电吹风吹湿头发干得快,吹风时,提高的温度,加快水表面的空气流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