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3599

26 诗词五首《《渔家傲》《如梦令》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64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诗词,五首,《渔家傲,如梦令,群文,阅读
  • cover
———《渔家傲》《如梦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与《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均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佳作,分别代表了其早期与晚期的词风。《如梦令》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少女时期的欢乐时光,通过“溪亭”、“日暮”、“藕花”等意象,展现了词人纯真无邪的情感世界。《渔家傲》则以其雄浑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通过“云涛”、“星河”、“千帆”等意象,展现了词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广阔的胸怀。这两首词在意境、情感、语言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适合进行联合教学,以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李清照的词风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和停顿节奏,初步读出诗人内心蕴含的情感。 2.把握两首诗词的主要意象,品析语言,感悟词人的情怀。 3.通过纵向挖掘,比较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 把握两首诗词的主要意象,品析语言,感悟词人的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纵向挖掘,比较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活动情境: 近期,文学社拟拍摄一期“谁解易安心,才女亦有为”纪录片,请同学们为《如梦令》《渔家傲》这两首词进行配乐选择、画面设计和解说词添加,将其补充到纪录片中。 任务一:配乐选择,吟咏作品 1、这两首写了什么不同的内容 各用一句话概括。 《如梦令》追忆一次夏日泛舟郊游、流连忘返、沉醉迷路、误闯荷花丛的欢乐经历。 《渔家傲》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和天帝的问答。 2、配乐能够辅助朗诵,增加感染力。因此,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体现两首词不同的风格。(教师点击播放配乐,进行朗诵) 任务二:寻词中意象,绘精美插图 接下来,我们要来完成画面设计。请同学们对比两首词的意象,完成表格,为这两首词绘制精美的配图。 1、找出两首词的意象:《如梦令》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回舟、一滩鸥鹭 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 2、找出两首词的意象:《渔家傲》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天云、晓雾、星河、千帆、帝所、日暮、风鹏、蓬舟 这样的梦境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梦幻、雄奇、绮丽、神秘、壮阔…… 任务三:品读词句,感受心境变化 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为我们的这个记录片添加解说词。请对比两首诗词,看看词人的心境变化,完成表格。 找出两首词的传神词语,进行赏析,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如梦令》:“沉醉”,借酒助兴,“兴尽”寄托了词人的生活激情。“惊”既写出了词人奋力划船,鸥鹭振翅飞起时诗人的惊愕,同时写出了词人因这一偶然的发现而惊喜。鸥鹭飞,心飞扬———率真写在脸上、向往自由、争强好胜的李清照。 《渔家傲》:“路长日暮” 李清照的一生又经历了一段怎样的路? 南渡后期,靖康之乱,她举家南逃,“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她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的现实写照。国破家亡兼夫死,生活和精神上受到的打击,词风也在变,充满凄凉、低沉之音。 《渔家傲》:“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渔家傲》:“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遗憾。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情境任务:此时,倘若你就是年近半百的词人,请结合你对《渔家傲》的理解和这段背景,带入词人形象写一段自述。 我出生在济南, 长在汴京。 自幼才华出众, 少女时代的我无忧无虑 婚后与丈夫赵明诚 研究金石文物 烹茶读书 踏雪寻梅 虽然经常两地分离 饱尝相思之苦 那时候的我仍然幸福甜蜜 金人入侵,国破家亡, 丈夫离世, 29年的恩爱夫妻,阴阳两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