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3903

河南省郑州市部分名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期中)政治试卷(PDF版含解析)

日期:2025-11-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25903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质量检测,版含,PDF,试卷,政治
    机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度高二年级11月质量检测 思想政治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的黑色字迹 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引发的“数字偏见”“人机身份混淆”等现实问题 日益凸显。学者们围绕“人类思维如何避免被技术异化”“人的本质在智能时代如何界 定”等问题展开深度研讨,推动人们对技术时代核心命题的反思与回应。材料体现 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任何学科必须回答的问题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由水、火、土、气四种“根”元素构成,其结合与分离由 “爱”与“斗”两种力量驱动。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理 活动都遵循机械力学规律。这两人观,点 ①都认为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②体现了哲学发展中两大阵营的对立 ③都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④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到,人类社会之所以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 步,从来不是什么观念启蒙或者高贵词句的革命。那些自我意识和我思的观念,不过是 人类在发展到现代社会之后,才回溯性地赋予的概念。真正的进步思想,只能在社会历 史的物质生产方式中去寻找。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社会存在 ②思想观念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 ④我们要在实践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二思想政治第1页(共6页)】 4.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共出现6个冷冬,均出现在2012年之前。根据现 阶段国内外数值模式结果来判断,2025年冬季我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暖,但是气温 阶段性特征明显,冷暖起伏大。材料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②物质处于绝对运动之中 ③物质运动依赖于人的感知 ④自然物都有自己的起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近日有研究发现,AI和人脑的根本区别在“泛化能力”上本质不同:人类通过抽象概念灵 活适应,人脑中的“前额叶皮层”就像一个总指挥官,负责认知灵活性;而AI的泛化走的 是一条“统计”的路。由此可见 ①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④AI的“统计”具有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四季轮转,秋已满仓。当时间的指针划过充实丰盈的五年,山西“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 每一滴辛苦、每一分努力,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生动注脚,都为奋 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注入强劲动能。收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 点。这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质变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江苏南京江北图书馆(新馆)打破公共图书馆传统边界,通过找到知识与本地产业的最佳 连接点,让馆藏“静态知识”转化为了生产一线“实用工具”。比如,针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