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3993

2.2 太空探索 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11121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太空,探索,学案,答案,2025-2026,学年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 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综合思维) 2. 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1. 重点: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2. 难点:太空探索的意义及中国取得的成就。 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见教材41~43页) 问题1:我国古代有关月球的文学作品有许多,例如“嫦娥奔月”等,把你知道的关于月球的诗歌、故事和同学进行交流。 答:略。 问题2:人类进入太空的航天时代的开端是什么? 答:1957年10月,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枚现代运载火箭在苏联发射成功。 问题3:探月工程是人类利用航天器对月球进行各种探测任务的总称。阅读教材第42页,说出人类探索火星的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1960—1970年),主要以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为主。第二阶段(1970—1990年),以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为主,主要任务包括传输图像,探测大气、磁场、地表温度等。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探测方式主要为火星着陆探测,主要目标是寻找火星上水存在的证据和生命迹象。 问题4: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是什么? 答:为了揭示宇宙形成与演化的奥秘,探索生命的起源和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归纳】中国探月工程标识 中国探月工程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工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 结合教材,描述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见教材43~45页) 火星车与火星着陆平台 问题1:中国实施的火星及其他行星探测任务命名是什么? 答:天问系列。 问题2:中国太空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我国航天事业开始于1956年,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几十年过去,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宫”遨游太空等,都是我国航天发展的伟大成就。 问题3:中国发展航天事业具有什么意义? 答:我国发展航天事业,不仅是为了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 【归纳】人类探索太空面临的主要困难 (1)地心引力:太空中没有引力,人类无法像在地球上那样行走。 (2)推进系统:目前依赖化学能火箭,速度有限,难以达到接近光速。 (3)生命支持系统:需要解决食物、水和氧气的供应,以及辐射和微小颗粒的防护。 (4)技术挑战:包括航天器设计,航天员在太空生存的技术、能源系统等。 (5)环境条件:失重、辐射、高真空等极端环境对航天员构成挑战。                              知识点一 人类走向太空 1. 人类探索太空是为了(A) ①揭示宇宙形成与演化的奥秘 ②探索生命的起源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④占领地外空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读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图,完成2~3题。 2. 在“揽星九天”标识中,代表火星的数码是(A)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火星探测器探索火星存在生命活动信息的依据可能有(B) ①表面温度适宜 ②公转的周期较长 ③卫星数量较少 ④有液态水存在 ⑤质量和体积适中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知识点二 中国航天成就 中国的探月工程系列任务正在全面推进。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