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6782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梯度训练8 课件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2330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梯度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 PPT版 初中(中考)语文 文言文断句 梯度训练8 文言文中的停顿与断句,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句间停顿。一个句子为一个独立的语义单元,多个语义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并列、转折、因果等; 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断句注意事项: 无论是句间停顿还是句中停顿,都要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结构层次,然后断句,并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文言文断句技巧: (1)找成分 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谓宾(动宾)之间要停顿;③谓语和后置状语或补语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④句首状语(时间状语)后要停顿;⑤名词作状语时,在该词前停顿且状语与中心词连读;⑥主语转换处需断句。 (2)找虚词 ①语气词:句首语气词“其、盖、凡、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句间停顿)后(句内停顿)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哉、而已(陈述句末尾),耶(邪)、与(欤)、乎(疑问句末尾),哉、夫、兮(感叹句末尾)”等后面可断句。 ②句首关联词“苟、虽、虽然、纵、纵使、向、向使、假使、故、是故、于是、然、然而、然则、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是以、继而、岂、岂非”等大多前(句间停顿)后(句内停顿)可断句;句中连词如“而、以、且”等连接前后内容,若前后两部分语义独立,可在连词前或后断句;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③句首常见时间词“俄而、既而、未几、已而、久之、倾之、向之”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3)找修辞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可以帮助断句。 (4)找句式 ①并列对称结构之间一般要停顿。 ②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可以帮助停顿。 ③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5)找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用“曰”“云”“问”“言”等标志词,其后要停顿。 1.用断句符号“/”给下面的划线句断句(断两处)。(2分) 于时朝议遣玄①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②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 使 才③ 皆 尽 虽 履 屐④ 之 间 亦 得 其 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注释】①玄:指谢玄,东晋名将。②超:指郗超,东晋时曾任参军,中书侍郎。③才:人才。④履屐:指小事。 答案: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解析:“见使才皆尽”是谓语部分,承前省略主语“吾”,总述谢玄用人特点,表述完整,其后 应断开;“虽履屐之间”中“虽”为连词,表让步假设关系,引出下文内容,其前应断开,“虽履屐之间”是前一个分句,是偏句,后一个分句“亦得其任”意为“(即使是小事)也能得到合适的安排”,是正句,逻辑关系清晰。所以断句为“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译文:这时朝廷中商议派谢玄北上讨伐,人们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只有郗超说:“谢玄这个人一定能成功。我过去曾经与他一道在桓温府中共事,发现他用人能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琐细的小事,也能让每个人胜任自己的职责,从这些事推断,想来是一定能建立功勋的。”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寓 山 之 胜 不 能 以 寓 山 收 盖 缘 身 在 山 中 也。(选自祁彪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