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7168

八年级上册15《背影》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68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上册,背影,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八年级上册《背影》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蹒跚(pán shān) B. 琐屑(xiè) C. 踌躇(chóu chú) D. 颓唐(tuí) E. 栅栏(shān)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籍 簌簌 赋闲 B. 惨淡 妥贴 典质 C. 晶莹 踌躇 蹒跚 D. 琐屑 烦燥 颓唐 3. 《背影》的作者是_____,他是现代著名的_____、散文家、学者。 4. 文中父亲送“我”上车后,为“我”做的关键事情是_____,这一情节集中体现了父爱。 5. 古代对父亲的谦称有“家父”“家严”,敬称有_____(写出一个即可)。 二、阅读理解(共30分) (一)课内语段阅读(18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完成下列问题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4分) 2. 选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3. 文中两次写“我”流泪,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4. 结合选段,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二)对比拓展阅读(12分) 秋天的怀念(节选)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完成下列问题 1. 对比《背影》与选段,说说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上的相同点。(6分) 2.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亲情”的理解。(6分) 三、写作(20分) 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 补全题目(可填“父爱”“母爱”“亲情”等);② 结合具体细节描写,表达真实情感;③ 不少于600字;④ 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基础积累 1. E(栅栏zhà) 2. C(A狼藉;B妥帖;D烦躁) 3. 朱自清 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