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7240

2026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统编版)第3编 大单元3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11-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3次 大小:21261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年,单元,学案,选择,价值,社会
    考点1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考向一 实践的含义 1.(2024·福建卷,12)西藏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高寒缺氧、冻土坚实、土壤贫瘠、大风凛冽,曾是全国唯一没有树的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为破解那曲植树难题,2016年科技部启动那曲植树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相关科研团队在那曲建立实验基地,选择云杉等适合那曲生长的优质树种,实时监控光、温度、水、土壤、大气、风速等指标,确保树苗能在最佳环境下生长;发明PE树围土壤积温技术,解决了风大、冻害问题;推广节水灌溉、生态修复等技术,解决了土壤保水施肥难问题。现在的那曲,云杉等树木茁壮成长。对科研团队破解那曲植树难题的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科研团队将已获得的理性认识用于指导实践 ②科研团队通过实践获得了树苗生长条件的理性认识 ③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科研团队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 ④科研团队通过实践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二 实践的特征 2.(2025·甘肃卷,8)漆是古代中国对世界物质文化的一大贡献,是人类早期主要的黏合材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由漆作为外层涂饰料的装饰性强度的陶胎漆器,表明漆的主要用途从封闭黏合的实用目的发展到追求光泽的审美目的。据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漆的实用目的向审美目的的发展体现了实践的目的 ②漆的实用目的向审美目的的发展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③漆的实用目的和审美目的说明了同一客体具有不同的价值 ④漆的实用目的和审美目的说明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三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2025·北京卷,4)广袤的野鸭湖湿地里,全新启用的AI“鹰眼”鸟类监测系统如同敏锐的猎手,一旦有鸟类进入视野,便能快速识别它们的种类、数量和行为信息,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持。该“鹰眼”系统(  ) A.可以获取鸟群的鲜活印象,是感性认识的最终目的 B.重现鸟群的外部联系,实现了从感觉向表象的跃升 C.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给鸟类活动打上了人的烙印 D.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有助于把握鸟类活动的规律 考向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2025·陕晋宁青卷,7)2025年,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举行,引起人们对机器人参加竞技体育的广泛关注。竞技体育不仅能测试机器人的实时决策、运动控制等能力,有望带动其从局部技术突破到整体性能提升,还能推动机器人的研发向应用领域拓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竞技体育能够验证机器人活动的目的性 ②让机器人参加竞技体育的测试是实践活动 ③应用于生产生活是机器人研发的根本目的 ④机器人整体性能的提升有赖于局部技术突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认识阶段与实践的特点 (1)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比较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 地位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手段 通过感觉器官 借助抽象思维 对象 现象 本质 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 概念、判断和推理 特点 直接性和形象性 间接性和抽象性 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2)实践的特点 特点 区别所在 解读 点睛之词 客观物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坚持这一点,在实践观点上就坚持了唯物主义 强调实践的基本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性,强调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主体”“对象”“手段”“结果” 主观能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坚持这一点,在实践问题上就坚持了辩证法 强调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体现意识的能动性 “计划”“方案”“规划” 社会历史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以及前人的活动的区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