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7242

2026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统编版)第3编 大单元4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11-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3489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化,2026年,单元,学案,创新,传承
    考点1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向一 文化的内涵 1.(2024·湖南卷,10)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创作地。周立波在小说中写道:“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从他的创作故事中可以领悟到,对政策、历史、现实的深入认识,对山乡巨变的亲身调研,对农村农民的真挚情感,这些对《山乡巨变》的成功创作缺一不可。这是因为(  ) ①山乡的自然风光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 ②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③对农村农民的真挚情感具有非意识形态性质 ④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纯粹自然的现象不是文化现象,所以山乡的自然风光不具有文化属性,①错误。《山乡巨变》描写了对农村农民的真挚情感,具有意识形态性质,③错误。 考向二 文化的功能 2.(2025·江苏卷,10)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备案博物馆已达7046家。近期,全国各地又有一批新馆陆续建成开放。某地新建博物馆的设计通过题刻、匾额、楹联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通过自然通风和采光、屋顶植被、雨水回收系统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该馆的设计(  )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②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的功能 ③坚持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为我所用 ④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与魅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吸收或融合外来文化的包容性特征,设计聚焦于本土传统和绿色技术,①排除。材料未涉及文化交流互鉴或借鉴其他文化元素,设计主要基于本土传统和现代绿色理念,未体现“为我所用”的交流过程,③排除。 考向三 文化的作用 3.(2025·云南卷,10)“素人写作”是一种普通劳动者以“剧中人”和“剧作者”的双重身份进行写作,并借助新媒介传播的文化现象。近年涌现出的一些优秀作品得到大众的喜爱,这些作品记录了真切的生活感受,让人们为身边的奋斗鼓掌;用有温度的经历引发共鸣,使读者走出“茧房”,与他人和社会建立联系。这些优秀作品受欢迎是因为(  ) ①源于时代发展,记录生活与回应社会 ②拥抱新兴技术,创新传播形式和内容 ③迎合大众需求,优化了公共文化服务 ④讴歌奋斗人生,打动人心与抚慰情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仅提到“借助新媒介传播”,但并没有提及创新了传播内容,②不符合题意。优秀文化作品应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是一味迎合,且材料没有涉及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③排除。 考向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4.(2025·广东卷,11)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历经传承与发展,在社会生活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公共领域,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先烈纪念日礼敬仪式等均有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在社会及个人领域,诞生礼、成人仪式、职业礼仪等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样式。由此可见(  ) ①礼仪文明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 ②礼仪文化对于构建现代国家文明具有重要价值 ③礼仪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成风化人的功能 ④传统礼仪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文明素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文化软实力涉及诸多方面,如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力等。礼仪文明是文化的一部分,但不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①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传统礼仪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文明素养,④错误。 考向五 中华文化的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