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7650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课件 (共20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372817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语文,七年级,2024,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成长如树,岁岁抽枝。校刊现发起"创作成长启示录"活动,邀请你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灵感源,制作一份启示录。要求包含三部分:童年地图(梳理成长印记)、乐园手记(描绘成长乐园)、成长箴言(提炼成长哲思)。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的文字,探寻成长的秘密! 一、学习目标 通过品读作者情感语句,结合助读资料,联系成长经历感悟成长哲思 通过精读关键段落,赏析描写性语句,学习多感官写景及其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默读全文,通过标题、开头、结尾及文中的关键语句,准确说出童年趣事与成长印记 二、评价任务 等级 评价标准 优秀 完成三项子任务均达最高标准,启示录逻辑清晰、语言优美、哲思深刻。 良好 完成三项子任务,两项达优秀标准,启示录结构完整。 合格 完成三项子任务基本要求。 成长如树,岁岁抽枝。校刊邀你创作成长启示录,记录那些照亮童年的“百草园”与塑造我们的“三味书屋”。 任务发布 :展示"成长启示录"模板(童年地图、乐园手记、成长箴言)。 (一)情境任务 评价量规一 任务1:绘制童年地图(梳理成长印记) 等级 评价标准 优秀 默读6分钟内完成,准确概括4处及以上童年印记(景/事/人),逻辑清晰。 良好 默读8分钟内完成,概括3处童年印记,结构完整。 合格 默读完成,概括2处童年印记。 学习活动: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文章写哪几个地方) 百草园 三味书屋 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回看,勾画时间、地点、事件关键词(参考原文默读要求)。 2、限时默读训练 学习活动: 场景 关键事件 印记类型(乐、思、悟) 百草园 乐(想象之趣) 乐(实践之趣) 三味书屋 思(求知之惑) 悟(自由之渴) 3.文章哪几段文字写百草园?哪几段文字写三味书屋?过渡段是哪一段? 听美女蛇故事 跟闰土父亲捕鸟 追问"怪哉"虫被拒 偷描绣像 1-8写百草园,10-24写三味书屋,第9段为过渡段。 4.完成童年地图表格 任务2:撰写乐园手记(学习描写技法) 评价量规二 等级 评价标准 优秀 分析4种以上写法(感官、修辞、动静等),仿写片段生动体现"乐园"特质。 良好 分析3种写法,仿写片段符合情境。 合格 分析2种写法,完成仿写。 学习活动: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一、“百草园”精彩片段赏析 聚焦本文第2段,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进行赏析,可从动静、修辞、感官角度、句式等方面品味,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例:我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是 原因是 : 这句话从听觉角度出发,运用拟人,赋予油蛉、蟋蟀人的灵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的鸣声悦耳悠扬,富有童真童趣。 1.修辞手法 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排比: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写法总结 2.感官角度 颜色 碧绿、紫红 视觉 形状 高大、肥胖、光滑…… 视觉、触觉 声音 长吟、弹琴…… 听觉 味道 又酸又甜 味觉 3.动静角度 静态皂荚树vs 动态云雀窜天 4.句式角度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不必说”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二、勾画文中描写寿镜吾先生的语句,分析语句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2)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3)“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寿镜吾先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