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内容索引 学习目标 活动方案 检测反馈 学 习 目 标 1. 通过对海水运动的认识,了解海水运动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树立保护海洋的环境意识。 2. 能够运用海水运动规律,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变化过程,并能运用图表等资料,分析海水运动的分布规律。 活 动 方 案 活动一:海浪的形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用书P59] 下列图表示意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预报台提供的2025年1月5日台湾海峡的海浪预报资料(如下列图表所示)。 海浪预报未来24小时海洋预报 预报海域 浪高(m) 浪级 水温(℃) 漳州沿海 1.0~1.5 轻到中浪 15.0~17.5 厦门沿海 0.6~1.2 轻浪 14.5~17.0 泉州沿海 0.8~1.5 轻到中浪 14.0~16.5 莆田沿海 0.8~1.5 轻到中浪 13.5~16.0 台湾海峡北部 2.5~3.5 大浪 — 台湾海峡南部 2.0~3.0 中到大浪 — 微浪<0.1 0.1≤小浪<0.5 0.5≤轻浪<1.25 1.25≤中浪<2.5 2.5≤大浪<4.0 4.0≤巨浪<6.0 6.0≤狂浪<9.0 9.0≤狂涛<14.0 怒涛≥14.0(单位:m) 1. 材料中海浪形成的动力是 ,体现波浪能量大小的要素是 。 2. 台湾海峡中部海域的浪高大于福建沿海,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远离大陆,风力增强,浪高增加。 3. 在每年的夏秋季节该海域海浪非常强烈,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该海域在每年的夏秋季节都会受台风影响。 风力 浪高 【知识拓展】风暴潮 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和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两大类。 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 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洋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 材料一 人们把潮汐称为大海的“呼吸”。每天,潮起潮落形成海滨地带特有的自然景观。下图为“2025年2月1日丹东的潮汐曲线图”(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掌握潮汐规律,能使港口增加大船的通过能力。我国有些海港利用涨潮时的自然水深,使万吨远洋海轮顺流而入,及时进港停靠,又利用退潮时刻顺流出港,省力方便。 活动二:潮汐的形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用书P60] 1. 潮汐成因与 和 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有关,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 ,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 ,合称潮汐。 2. 从上图中看出,潮汐周期大约是____小时。对于参考点甲而言,右图中表示涨潮的是 ,落潮的是 。 月球 太阳 3. 如果只考虑潮汐作用,根据材料一、二写出进入丹东港的大型海轮入港和出港最佳时间段。 【答案】入港:0:00—1:00或11:00—14:00。 出港:2:00—11:00 或14:00—22:00。 潮 汐 12 A、C B、D 温馨提示 潮汐的形成过程中不同天体的作用 地球表面的潮汐现象主要受月球的引力作用形成,因此当月球处于某地的上中天时,该地及其地球的对面点则产生涨潮现象,两相垂直的两点则产生落潮现象,如下图1所示。 图 1 图 2 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大致在一线时(农历初一或十五,月相分别是新月与满月),受太阳与月球对地球引力的合力作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潮力最大,此时形成一个月中最大的潮汐现象,即出现大潮;同样,当地球受太阳与月球对地球引力的合力作用最小时,即出现小潮,时间为农历初七、初八(上弦月)或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月),如上图2所示。 材料一 图1为“大西洋洋流系统图”(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149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