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通常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1.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周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49~50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地球自转: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特征 (1)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呈倾斜状态,其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 (2)方向: 。 (3)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小时,也就是一天。 二、昼夜更替与时差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50~54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昼夜更替:地球是一个[5] 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面向着太阳的半球,会被照亮,为[6] ;背对着太阳的半球则是[7] 。随着地球自转,便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时差 (1)产生的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的地区,[8] 的人们先看到日出,[9] 的人们后看到日出。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2)时区与时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0 小时。为了方便计时,人们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11 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2 小时。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所在的13 区的时间。 3.地球自转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14 、15 等自然现象。例如,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以及出国旅行的“16 ”情况等。 [构建空间地图] 请在上图中 处,填注“黑夜”或“白天”,并按要求完成图右侧填空。 [点拨重点难点] 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理现象 原因或地理现象 图示 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且不发光的球体,从而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的地理现象 时间差异 东早西晚(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东边时刻早于西边)。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日月星辰的 东升西落 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变化———正午时影长最短 2.区时计算 (1)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2)“四步法”计算区时。 区时的计算步骤与地方时的计算步骤类似,同为“四定”,即一定区时、二定方向、三定区差、四定时间。解析如下。 ①一定区时:确定可作为已知条件用的已知区时。 a.区时采用的是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时区中央经线和时区数的关系:时区中央经线=时区数×15°(如下图所示)。 b.常用时区:北京时间(东八区)、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②二定方向:确定所求时区与已知时间的时区之间的相对东、西方向,即确定公式中“±”的选取原则。如东八区和西五区之间的时间计算: 东八区时间=西五区时间+13小时; 西五区时间=东八区时间-13小时。 ③三定区差:计算时区差时,以中时区为参照,若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一东一西,则时区序号相加。如西五区和西八区的时区差为3,西五区和东八区的时区差为13。 ④四定时间: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区时。如已知东八区区时为18:00,则西五区的区时为5:00。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周期 [新材料](2024年河南郑州期末)风云四号B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其运行方向、周期与地球自转方向、周期相同。2021年7月1日,该卫星成功获取地球高精度首图(如右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地球卫星照片能够证明地球 ( ) A.是一个球体 B.绕地轴自转 C.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