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8310

4.2 天气与气候 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6次 大小:97031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天气,气候,学案,答案,2025-2026,学年
    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  ———我在南方的太阳里吹空调,你在北方的寒风中裹棉袄”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冬天,北方的小伙伴们欣赏着银装素裹的雪景;南方的小伙伴们享受着阳光、沙滩、海浪。   为什么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这么大呢? 1.收看《天气预报》,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4.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5.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6.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第1课时 天气和天气预报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74~77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天气 (1)含义:一个地区 短时间内的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态及其变化。 (2)特点: 多变性。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相差很大;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预报 (1)含义:气象学家根据 卫星云图等各种资料获取大气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对未来一日或几日天气状况所作出的预测,是人们获取天气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2)作用:及时获取天气信息,提前预知天气变化,有利于人们合理安排 生产与生活,也可以减少暴雨、台风、寒潮、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带来的[5]危害和损失。 (3)内容:包括[6]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及其强度、风的[7]方向和大小等,并用专门的符号表示出来,这些符号称为天气符号。 (4)常见的天气符号。 【答案】[8]多云 [9]中雨 10暴雨 11冰雹 12中雪 13雷电 14西北风 158 3.空气质量 (1)含义: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16污染物的数量有关,通常用17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空气质量指数18越小,表明空气越19清新,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2)指标。 空气质量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空气质量状况 20优 良 21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构建空间地图]   在上图横线上填写其所代表的天气状况。  【答案】 晴  多云  阴  雾 [5]雷电 [6]雨夹雪 [7]冰雹 [8]霜冻 [9]沙尘暴 10西北风5级  11小雨 12中雨 13大雨 14暴雨 15小雪 16中雪 17大雪 18台风 [点拨重点难点] 1.气候和天气的区别 项目 气候 天气 概念 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 一个地区短时段内的大气状况 区别 时间长,变化不大 短时间,时刻在变化 联系 两者都是描述大气的状况,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状况的综合 2.常见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天气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晴天 适宜户外活动或农业生产活动 多云 适宜户外活动 阴天 不适宜晾晒 雷雨天 出行时应注意安全,防雷击 雾、雨、霾、雪 不适宜户外活动,外出时应注意交通安全 台风 不宜出行、出海、海上作业 3.大气污染与治理 类型 形成原因 影响 治理 雾霾 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厂排放废气、冬季取暖烧煤产生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扬尘等 ①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影响;②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造成交通事故 ①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关停重污染企业,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②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③减少能源浪费,减少化石能源使用;④工业废气达标处理;⑤禁止秸秆焚烧等 全球 变暖 主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