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8396

四川省绵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29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四川省,绵阳,中学,2025-2026,年高,三上
  • cover
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度绵阳中学高2023级高三上期中考试 政治学科试题卷 注意事项: 1.开始作答时,请考生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区域。 2.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用0.5mm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在一百多年的激荡浪潮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立自强、不懈探索,成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的发展道路,写出了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版本”,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对道路的探索,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正确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③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④总结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 ②③④① B. ①④③② C. ④②①③ D. ③②①④ 2.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中华民族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步伐。这意味着() ①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③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 ①科学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与逻辑旨归 ②有力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 ③完整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④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基于量化分析的视角》研究数据显示,公有制资产288.99 万亿元,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比达55.78%。研究报告还称,非公有制经济在产出、就业、税收等领域的巨大贡献是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这表明在我国() ①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②公有资产增速高于非公有资产增速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 ①努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②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③坚定不移地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党和国家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④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治理好黄河就是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体现。保护治理母亲河要求我们() ①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明确生态环境治理是当前的工作中心 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7.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