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卷答案 1.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B) A. 化合物:液氯、干冰 B.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石墨、C60 C. 电解质:盐酸、小苏打 D. 碱:纯碱、一水合氨 2.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 B. 用过滤的方法可将Fe(OH)3胶体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来 C.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D. 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得到Fe(OH)3胶体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NaCl的水溶液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 B.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SO2是电解质 C. 铜丝能导电,铜是电解质 D. 固体BaSO4不能导电,BaSO4不是电解质 4. 图a~c分别为NaCl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微观示意图(X表示与电源正极相连,Y表示与电源负极相连)。 图a 图b 图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图a中NaCl固体不导电,是因为NaCl中不存在Na+、Cl- B. 图a、b比较,说明熔融NaCl是电解质,干燥NaCl固体不是电解质 C. 图c中Na+、Cl-被水分子包围,说明通电时NaCl才发生电离 D. 图示中的“●”代表的是Cl- 5. 据报道,一种在催化剂(Pt/Al2O3)表面同时消除烟气中NH3和CO新方法的原理为2NH3+CON2+CH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NH3作氧化剂 B. CO是酸性氧化物 C. CH4属于非电解质 D. 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 利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D) 选项 A B C D 试剂a CuSO4 (NH4)2CO3 H2SO4 HCl 试剂b Ba(OH)2 Ca(OH)2 Ba(OH)2 NaCl 7. 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B) A. 在NaOH溶液中:K+、Mg2+、NO、SO B. 在Al2(SO4)3溶液中:NH、Cl-、K+、NO C. 在FeCl2溶液中:Na+、CO、SO、NO D. 在H2SO4溶液中:NH、Na+、I-、CH3COO- 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 A. Na2O2溶于水:2O+2H2O===4OH-+O2↑ B. MgCO3溶于稀盐酸中:MgCO3+2H+===Mg2++CO2↑+H2O C. Cl2与冷的石灰乳反应:Cl2+2OH-===Cl-+ClO-+H2O D. Ba(OH)2溶液与少量硫酸混合:Ba2++OH-+H++SO===BaSO4↓+H2O 9.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制备高铁酸钠的化学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3ClO-+2Fe3++10OH-===2FeO+3Cl-+5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B. 由上述反应可知,在碱性环境下,ClO-的氧化性强于FeO C. 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数量之比为2∶3 D. Na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而且生成的Fe3+在水中易形成Fe(OH)3胶体,该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10. 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木炭等还原性物质可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Na2O2与CO2反应时,CO2是还原剂 B.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足量Na2O2粉末,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C. Na2O2与木炭反应时,Na2O2表现出氧化性 D. Na2O2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4 11. 将少量的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最终不会产生沉淀的是(B) A. CuSO4溶液 B. NaCl稀溶液 C. NaOH饱和溶液 D. MgCl2溶液 12. 焰色试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试验的观察两项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每次试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B. 钾的焰色试验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C. 试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 D. 铂丝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13.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实验室模拟该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Na++CO2+NH3+H2O===NaHCO3↓+NH B.实验室可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C. 母液中的溶质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