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一、基础达标题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1) 选文的“电头”包含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是第几句(只填序号)?请用横线在选文中画出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③句中“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的“即已”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⑤句“至发电时止”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区域(yù) 溃(kuì)退 摧枯拉朽 B. 歼(qiān)灭 要塞(sài) 锐不可挡 C. 督(dū)战 荻(dí)港 毫无斗志 D. 芜(wú)湖 阻塞(sāi) 横度长江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B.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C.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D.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消息二则》,使我了解了渡江战役的宏伟场面。 B. 大约二十日夜左右,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敌阵。 C. 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D.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5. 下列关于新闻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它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时效性和生动性。 B. 消息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C. 消息的标题可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有时也可以只有正题。 D. 消息的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揭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6. 下列对《消息二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消息都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情况,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 B.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语言高度概括,简洁明了地报道了渡江情况。 C.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提到敌军抵抗“甚为微弱”,直接点明了我军胜利的主要原因。 D. 两则消息既报道了我军的英勇善战,也客观反映了敌军毫无斗志的状况。 7.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_____ A.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