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9407

第7课 《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150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七年级,统编,学年,2025-2026,7课
  • cover
第7课 《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一、基础达标题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1) 选文第④段中,作者描绘了白莲和红莲在雨前的不同状态,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 (2)第⑤段中加点的“欹斜”一词有何表达效果?(2分) _____ (3)作者在第⑥段中写道“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 (4)文章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菡萏(hàn dàn) 徘徊(pái huí) 荫蔽(yīn bì) B.敧斜(qī xié) 姊妹(zǐ mèi) 烦闷(fán mèn) C.并蒂(bìng dì) 花瑞(huā ruì) 莲蓬(lián péng) D.慈怜(cí lián) 繁杂(fán zá) 庭院(tín yuàn) 3.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C.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D.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4. 对《荷叶·母亲》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由雨中荷叶庇护红莲的景象,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B.文中作者三次情绪变化: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层层推进,为结尾的抒情蓄势。 C.“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的倾盆大雨,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D.本文是一首散文诗,兼具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性,语言清新婉丽。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 B.散文诗《荷叶·母亲》以荷叶喻指母亲,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 C.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都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母爱,后者更侧重童趣想象。 D.“祖父”的话在文中起到了由花及人、为下文以花喻人作铺垫的作用。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母爱是迷航时指引方向的灯塔,;母爱是烈日下遮阳蔽日的绿荫,。 A.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送来一片清凉 B.让我们看清方向 为我们遮挡阳光 C.指引我们前进 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D.照亮前方的黑暗 带来心灵的宁静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