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9547

第15课 《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156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5课,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第15课 《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一、基础达标题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 小序中“得诗三首”是在“_____”的背景下,这充分显示了诗人陈毅_____的革命精神。(2分) (2)第一章中,“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誓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2分) (3)第二章中,“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期望和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章“人间遍种自由花”中的“自由花”有什么深刻含义?全诗以此作结,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旌(jīng)旗 泉台 血雨腥风 B.阎(yán)罗 烽烟 取义成人 C.诸(zhǔ)君 捷报 招旧部 D.应有涯 (yá) 遍种 艰难百战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革命先烈们取义成仁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B.在那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C.面对创业的艰难,他始终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 D.他做事总是考虑周全,各种细节都意如何,力求完美。 4. 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旌旗十万斩阎罗。(借代、夸张) B.捷报飞来当纸钱。(比喻) C.南国烽烟正十年。(比喻) D.人间遍种自由花。(比喻、象征)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梅岭三章》的作者是陈毅,他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B.诗前小序交代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背景。 C.从体裁上看,这三首诗属于七言律诗,押韵工整,富有节奏感。 D.“章”就是“首”的意思,“梅岭三章”即指在梅岭写的三首诗。 6. 对《梅岭三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章着重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和除恶务尽的决心。 B.第二章主要激励战友们继续努力奋斗,用胜利的捷报来祭奠自己。 C.第三章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以及对自由、光明未来的向往。 D.三首诗的内容是按照“回顾过去—面对现在—展望未来”的顺序展开的。 7. 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句表达的情感基调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8. 综合性学习活动。 班级计划举行“革命诗词朗诵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写串词】请你为《梅岭三章》的朗诵节目写一段开场串词,简要介绍这首诗的精神内涵,以引出朗诵者。(不少于5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活动二:谈感悟】有同学认为,陈毅元帅在生死关头写下这样的诗,只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太遥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