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1.[教材教八上 P85,T2 改编] 新闻报道的随手丢弃的带水的矿泉水瓶引起森林火灾事件,警醒我们务必不要随地乱扔矿泉水瓶。 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凹透镜 B. 装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平面镜 C. 矿泉水瓶对光有会聚作用 D. 矿泉水瓶对光有发散作用 2.[教材人八上 P120 原图]集邮爱好者鉴别邮票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往往利用放大镜来观察,如图所示。 假设放大镜(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 A. 大于 20 cm B. 等于 10 cm C. 小于 10 cm D. 在 10 cm 与 20 cm 之间 3. 一题多选 如图是小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操作和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 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并调整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据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 f=10.0 cm B. 把“F”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三者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 C. 当 u=15.0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如果把“F”光源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 E. 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成半个“F”光源的像 F. 保持“F”光源和透镜位置不变,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仍可得到清晰的像 4.[教材人八上 P119 原图]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自制的照相机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B. 为了使景物在薄膜上成缩小的像,应使景物和镜头间的距离大于 20 cm C. 如果想让景物的像变大一些,他应该将景物远离照相机模型 D. 若用凹透镜代替凸透镜,也能在薄膜上得到缩小的像 5.[25·湖北] 2025 年 1 月 20 日,在第九届亚冬会火种采集仪式上,现场用图甲中的冰透镜成功点燃了火炬。 小红为了研究此现象,让光束透过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投射在墙上,如图乙。 _____(选填“上”或“下”)方眼镜的透镜类型与冰透镜相同,为 _____ 透镜。 6.[教材人八上 P126 原图] 如图甲所示是人的眼球结构,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 透镜,对光线具有 _____ 作用。 小明的眼睛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成像特点,其患的是 _____,需要戴由 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镜片矫正。 7.[教材人八上 P117,T3 高仿] 根据光线经透镜后的偏折情况,在虚线框内画出透镜的类型。 拓展进阶·提高能力 8.[25·邯郸模拟] 某同学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该凸透镜焦距为 30 cm B. 当物距为 20 cm 时,成缩小的像,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C. 某次实验后,他将远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D. 把蜡烛从光具座上 30 cm 刻度处逐渐移动到 10 cm 刻度处,蜡烛所成的像一直在变小 9.[25·石家庄长安区一模] 如图甲所示,将 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测出凸透镜与白纸间距 s 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 t,绘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将该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丙所示,光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6 cm B. 图丙成像规律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 C. 将蜡烛放置在 40 cm 刻度处,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D. 蜡烛向左移动且凸透镜换为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不动光屏也可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10.[25·连云港改编] 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l。 当纸靠近凸透镜时,光斑变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