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适应性训练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成语“春暖花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自然界的变化。在此变化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 ) A. 原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物质质量 D. 物质种类 2.偏二甲肼是一种火箭燃料,其在中燃烧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A. CO B. C. D. 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来解释的是 A. 盛放酒精的容器敞口,酒精质量变小 B. 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了 C. 镁带燃烧后固体质量增重 D. 木炭燃烧后变小了 4.我国研制的用于航天飞船的固体推进剂是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点火时,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则化学计量数b为 A. 1 B. 2 C. 3 D. 4 5.已知反应,且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则消耗的反应物B的质量为 ( ) A. B. C. D. 6.在反应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B. 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C. 参加反应的碳单质和氧化锌的质量比为 D.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我国科研人员以水滑石为载体,通过一种复杂的催化剂,在太阳光的作用下使甲烷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X,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面小题。 7.关于X物质的化学式,最有可能的是 ( ) A. B. C. CO D. 8.分析下列相关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类型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了改变 C. 催化剂的使用增加了此反应生成物的质量 D. 该反应充分利用太阳能,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9.有关下列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应改为“”,“”删除 B. 中,“”不能改为“加热” C. ,读作4个铝和3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氧化铝 D. 由可知,难溶于水 10.如图所示,用钢丝棉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点燃酒精灯,加热钢丝棉,可看到导管口立即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的气泡不能被点燃。一段时间后,产生稳定的气流,且每次都能点燃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B. 使用超细钢丝棉使反应物接触更充分 C. 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灯再撤掉小试管 D. 开始的气泡主要是试管中受热后排出的空气 11.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丁可能是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 D. 丙不一定是化合物 12.化学中常常出现“”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的事实是 ( ) A. ,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 ,1 g镁与1 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2 g氧化镁 C. ,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 ,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2个水分子 13.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宏观与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 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 C. 模型与推理: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D.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4.已知白醋能与鸡蛋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利用内有过滤网的带盖塑料杯,设计题图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试剂和装置的总质量为,倒立杯子充分反应后称量总质量为,打开杯盖后称量总质量为,三者的关系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说明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是因为打开杯盖后有气体逸出 C. 白醋是否过量,不影响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结果 D. 通过该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使用密封容器 15.在充满氧气氧气充足的密闭容器中点燃镁条,镁条充分燃烧,相关量的变化见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的值为40 B. 乙对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