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523003
第11课郦道元《三峡》第13课吴均《与朱元思书》:一词多义(含解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原卷版)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709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上册
,
八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2025-2026
第11课《三峡》 第13课*《与朱元思书》 内容导航 【考点一:一词多义】 【考点二:文言文中的山水】 【考点针对演练】阅读篇目:《水经注·河水龙门》《入蜀记》《游龙山记》《水经注·江水》《水经注·黄牛滩》《宜都记》《夜航船》 提炼考点 ★考点一:一词多义 一、课标及教材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导语要求: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把握文章犬意,感受文言之美。要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文的韵律,并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领略山川风物之灵秀,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三峡》与《与朱元思书》两课文言现象丰富典型,集中呈现了如“绝”(隔绝/极)、“自”(从/如果)、“属”(连接/类)等高频词的多义性。通过对比两篇文本中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的含义,学生能直观体会文言“一词多义”的灵活性与规律性,在具体语境中深化积累,提升借助工具书辨析词义的能力,为理解文言之美奠定扎实基础。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指同一个文言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含义或用法的现象。这是文言词汇的核心特点,因古代词汇量有限,一词常通过引申、假借等方式衍生多义。 示例(结合教材经典篇目): 【绝】(《三峡》) "沿溯阻绝":动词,断绝(水路被阻断)。 "哀转久绝":动词,消失(猿鸣声消失)。 "绝巘多生怪柏":副词,极/极高(陡峭的山峰)。 【属】(《三峡》《与朱元思书》) "属引凄异"(《三峡》):动词,连接(猿声接连不断)。 "桑竹之属"(《桃花源记》延伸):名词,类/种类(桑树竹子这类植物)。 【自】(《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从(在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如果不是正午/半夜)。 【穷】(《与朱元思书》) "蝉则千转不穷":动词,穷尽/停止(蝉鸣不停)。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动词,走到尽头(探寻桃花林的尽头)。 三、常见考查形式 1.选择题:直接选择句中加点词的正确项;或判断不同句子中相同词语意义/用法是否相同。 2.填空题:直接解释句中指定词语的含义;或根据语境填写词语的正确义项。 3.翻译题 在翻译句子时,必须准确译出该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四、答题思路 1.回归语境,紧扣句意: 牢记“词不离句”,结合上下文推断最贴切的含义。常用思路:“该词在句中指代/描述……,故应取‘X’义(如:断绝/极/独特)”。 2.联系积累,迁移运用: 回想课内学过的该词常见义项(如《三峡》中“绝”的多种含义),进行比对筛选。 3.分析语法,定位词性: 观察该词在句中位置(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及搭配关系,判断词性,缩小义项范围(如“之”在主谓间是助词,在动词后是代词)。 4.规范表述,直译优先: 解释词义或翻译时,优先使用准确、简洁的现代汉语对应词。选择题善用排除法。 五、答题术语 “此处作[动词/副词/连词等],意为[释义]”;“与[课内某例句]中意义/用法相同/不同”。 六、教材习题 《三峡》【思考·探究·积累】 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3.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与朱元思书》【思考·探究·积累】 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并指出其用法。 1.任意东西 2.负势竞上 3.横柯上蔽 ★考点二:文言文中的山水 一、课标及教材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部编本语文教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水浒传》及关联名著阅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2025-11-26)
《儒林外史》及关联名著阅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2025-11-26)
3.标点符号-(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汇编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2025-11-26)
《红岩》及关联名著阅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2025-11-26)
材料作文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2025-11-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