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认识生命》教学设计 1.目标确定 (1)通过对教材中60页内容的观察,了解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懂得生命的意义,树立生命可贵的观念,培育感激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 (2)通过对教材中61、62页的探究与分享以及计算人生的天数,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不可逆性、有限性,理解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培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过有意义的人生的责任意识。 (3)通过对孔子和马克思思想的探究,知道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理解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神生命的体现。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的健全人格。 2.学习重点难点 1.知道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有限的,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2.懂得生命的意义,树立生命可贵的观念,培养感激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 3.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 课前游戏:要求学生闭上双眼,把右手放在胸前,静心感受自己的心跳。 学生活动 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课前小游戏,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未有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环节一: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教师活动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第60页的“生活观察”,并提出问题: 生命中的重要仪式还有哪些 为什么要举行这些仪式 2.从这些仪式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本活动呈现了四种生命中的重要仪式,通过激发学生对这些仪式的回忆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中的重要仪式还有哪些、为什么要举行这些仪式、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体会生命的多姿多彩,初步感悟生命的意义。…………………………………………………………………………… 环节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教材第61页的“探究与分享”,并提出问题: 结合以上说法,想想每个人是否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说说自己为何有与众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通过呈现三位同学关于自己的特别之处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是否都有与众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与众不同之处,激发学生探究生命特质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生命都不可替代,都有独特的个性品质和不同的人生道路。 环节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教师活动 展示材料,让学生计算一下,若一生共3万天(82.2岁),自己已经用去了多少天,还剩下多少天 同时提出问题: (一年按365天计算)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今天: 年 月 日 我的生命已用去 天,我的生命剩下 天。 算一算后,自己的第一感受是: 。 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通过让学生计算自己一生已用去的天数和剩下的天数,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环节四: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教材第62页的“探究与分享”,并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命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通过呈现一名中学生对奶奶临终前的话的思考,引导学生体会生命是有限的,感恩生命的获得,珍惜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精彩和有意义。 环节五: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则材料,并提出问题: 1.书中提到,旧的叶子掉落下去,新的叶子生长出来。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书中写道:“他再也不知道,他这片无用的干枯叶子将跟水混合起来,让这棵树长得更强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通过呈现一则材料,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生命的价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