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6161

Unit 2 More than fun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表格式)外研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04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Unit,七年级,2024,外研版,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英语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Unit 2 More than fun Reading for writing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7—9 年级)(孙有中主编)七年级上册 -出卷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卷网-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 根据标题和配图,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 ,读懂Emma的故事,准确提取人物(Who)、地点(Where)、时间(When)、原因(Why)、发展过程(How)等关键信息; 能根据文本线索梳理故事逻辑,用英语口头复述故事; 能参照写作卡,规范完成故事概要写作; 体会爱好的多元价值,理解“More than fun”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梳理Emma故事的核心情节,包括“Emma的困境(新学校孤独)— 解决办法(笔记本传递故事)— 结局(组建写作小组、收获友谊)”,把握故事主旨; 教学难点: 掌握故事概要写作的“5W1H”(Who/Where/When/Why/What/How)结构,能根据写作卡完成规范、准确的概要写作。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根据标题和配图,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 ,读懂Emma的故事,准确提取人物(Who)、地点(Where)、时间(When)、原因(Why)、发展过程(How)等关键信息;(学习理解) Free talk AI互动激活话题:借助 AI 工具将本单元前序课程中出现的课本人物制作成 1分钟动画视频。视频中 AI 人物以生活化口吻依次回顾:“Hi, everyone! I’m XXX. My hobby is ... I learn a lot of knowledge from my hobby..”播放结束后,教师引导提问: What’s your hobby What can you get from this hobby 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其能否参与互动和交流,了解其对家庭这一话题已有的语言和背景知识。 Lead-in Predict 学生观察章首页图片 , 思考并回答问题: What’s her hobby What can we get from this hobby 学生读题目,思考并回答问题: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Emma 根据学生头脑风暴时 的状态,根据学生 回答问题的表现,判断 其能否根据提示预测 文章的主要内容。 Activity 1 学生读1-3段 , 思考问题并完成表格: Where & When does the adventure happen AI动画化解文本难点 Emma is writing a magic story. Let’s watch an AI video to know it.” 将课文第一段Emma的神话故事转化为卡通动画,配字幕与生动音效; 提问互动:“How do you like Emma’s magic story Is it interesting ” 引导学生用简单英语表达感受,初步感知Emma的写作能力。 根据学生查找信息的情况,判断其能否从文中获取信息。 Activity 2 学生读3-5段 , 思考问题并完成表格: What does Emma do next Tip: Find some action(动作) words .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观察其对主人公行为的掌握情况。 Activity 3 学生读6-8段 , 思考问题并回答: Where is Emma’s notebook What does Emma see in her notebook How does she feel when seeing the note What does Emma think What’s the best ending for Emma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明白作者通过爱好最终实现交到朋友的故事结局。 设计意图: 通过读前预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已知信息,对语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获取语篇的主要内容,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能根据文本线索梳理故事逻辑,用英语口头复述故事;(应用实践) Activity 4 AI助手辅助口头复述: 学生打开AI智能体独立完成复述,复述后,AI从“发音、流畅度、逻辑”三个维度评分,并指出可优化之处(如“可加入‘At first’连接困境与行动”); 邀请2名学生展示复述成果,AI同步生成实时评价,全班补充点评。 根据学生的复述情况情况,判断其对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