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高1历史(统编版)(下) 课时作业 中古时期的亚洲 (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检测满分70分) 一、选择题 1.阿拉伯人伊本·鲁什德的《百科全书》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知识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今全球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也源自阿拉伯人改造后的印度数字符号系统。材料最能说明 ( ) A.政治稳定是文化发展前提 B.东西文化交流促成知识的发展 C.阿拉伯文化影响比较深远 D.文艺复兴以阿拉伯文化为基础 2.从8世纪中期到9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广泛收集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作品,并转译为阿拉伯文,同时进行研究和评价。这表明 ( ) A.阿拉伯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思想文化 B.阿拉伯文化具有开放和多元的特征 C.东西方文化融合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D.世界文化借助阿拉伯帝国开始交流 3.8世纪时,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 ( ) A.沟通东西方作用突出 B.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C.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 D.垄断了亚欧间贸易 4.英国学者罗伯特·布雷福特说:“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现代的欧洲文明就根本不会出现;如果没有他们,欧洲就不会扮演那么一种超越所有先前进步阶段的角色;如果不是受阿拉伯文明的影响,在15世纪,真正的文艺复兴就不可能发生。”这反映了 ( ) A.现代欧洲文明源于阿拉伯文明 B.阿拉伯文明深刻影响欧洲文明 C.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与交融中发展 D.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受阿拉伯文明的影响 5.16世纪,奥斯曼帝国采取吸引、鼓励外国商人,保护本国商人利益的政策,对本国的工商业进行良好的管理,组织穆斯林手工业,注重城市发展和对贸易路线的保护。从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 ( ) A.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 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 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 6.高丽王朝的《高丽律》规定:“年古七十以上父母无守护,其子孙犯罪应配岛者,存留孝养。”据史载,高丽“刑无惨酷之科,唯恶逆及骂父母者斩”。这表明高丽王朝 ( ) A.法律的礼法融合特征 B.以立法保护弱势群体 C.社会各阶层推崇儒学 D.民族孝文化历史悠久 7.有关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回忆,符合史实的是 ( ) A.见证了阿拉伯帝国的鼎盛和辉煌 B.15—16世纪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C.中国的造纸术经此地传入了欧洲 D.1世纪中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8.公元6世纪与7世纪之交,中国隋唐两朝相继崛起,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隋唐高度发达的文化对东亚产生了强烈影响。下列能够佐证材料说法的是 ( ) A.笈多帝国的兴起 B.日本的“大化改新” C.德里苏丹国建立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9.在穆斯林统治的几个世纪里,各大城市经常就学院和图书馆的数量和质量展开竞争,后伍麦叶王朝的统治者经常派人去亚历山大、开罗、巴格达等图书市场收集并购买珍本。据说一次购书不下40万册。这一现象说明阿拉伯帝国 ( ) A.积极吸收域外文明 B.引领了世界文化发展 C.全面继承欧洲文化 D.加紧了对外扩张步伐 10.中世纪西欧王权软弱,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城市获得自治;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国家不断发展;阿拉伯帝国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政治。这反映了欧亚大陆 ( ) A.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 C.东西文化的同源性 D.经济基础的一致性 11.下图为在中国南京出土的印度中世纪德里苏丹国第二王朝钱币。钱币圆形无孔,以希腊造币法打制。币两面铭文系科菲体阿拉伯文,铭文文字为:“苏丹艾布·摩瓦札夫·穆罕默德沙是世界崇高的苏丹之子。”该钱币 ( ) A.体现了印度文化包容开放的特征 B.见证了不同区域之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