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庭中有奇树》的体裁与出处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该诗是东汉五言律诗,收录于南朝梁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 B.其属于汉乐府古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经典篇目,风格含蓄深沉 C.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该诗是盛唐边塞诗,通过写景展现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 2.下列对“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两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奇树”指珍贵稀有的树木,既点明景物特点,也暗示情感的特殊性 B.“绿叶”“华滋”描绘出树木枝繁叶茂、花开繁盛的景象,营造生机氛围 C.这两句以庭院中实景起笔,为下文抒情铺垫,奠定愉悦明快的基调 D.景物的繁茂与后文的情感怅惘形成对比,突出思亲之苦 3.下列对“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攀条”“折荣”的动作生硬机械,体现主人公内心的烦躁不安 B.“遗所思”直接点明动作目的,将景物与思亲情感紧密联结 C.这两句仅描写主人公的日常行为,与诗歌核心情感关联不大 D.“折荣”的动作暗示主人公对树木的爱惜,无深层情感寄托 4.下列对“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中情感的把握,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抒发主人公因花香浓郁而产生的愉悦与满足感 B.表达对远方亲人无法收到礼物的遗憾与怅惘 C.体现主人公因路途遥远而产生的绝望与放弃 D.传递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 5.下列诗句与“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所运用的抒情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列对《庭中有奇树》艺术特色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以“奇树”为线索,从写景到叙事再到抒情,脉络清晰自然 B.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思亲之情寄托于庭院中的奇树与花朵 C.语言质朴简练,无华丽辞藻,却蕴含深厚情感,耐人寻味 D.情感表达直白浓烈,开篇即抒发思亲之苦,极具感染力 7.下列对这首诗中“荣”(花)意象的解读,最合理的一项是( ) A.仅指奇树开的花,是单纯的自然景物描写,无特殊含义 B.象征主人公的美好年华,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C.作为情感载体,代表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是情感的寄托物 D.暗示主人公生活的富足,体现对物质生活的满足 8.下列关于这首诗与汉乐府古诗共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木兰诗》一样,以叙事为主,情节完整曲折 B.和《饮马长城窟行》类似,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贴近生活 C.延续了《陌上桑》的幽默诙谐风格,充满喜剧色彩 D.与《长歌行》相同,以议论为主,侧重说理劝诫 9.下列对这首诗叙事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第三人称视角叙事,客观冷静地展现主人公的生活场景 B.叙事简洁,仅选取折花寄思的片段,却蕴含丰富情感 C.叙事中穿插大量议论,直接点明诗歌的主旨思想 D.叙事顺序混乱,时空转换频繁,给人晦涩之感 10.下列关于《庭中有奇树》情感内涵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仅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感单一狭隘 B.既包含思亲之苦,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离别长久的怅惘 C.核心是对庭院中奇树的喜爱与赞美,思亲仅为次要情感 D.体现了东汉时期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向往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背景材料:《庭中有奇树》是东汉时期的一首汉乐府古诗,收录于《古诗十九首》中,其作者已无从考证。汉乐府作为汉代官方设立的音乐机构,除了采集民间歌谣、创作乐曲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诗歌反映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