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7024

20 曹刿论战 课件(共49张PPT)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4521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曹刿,论战,课件,4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说一说 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及相关人物。 周瑜、曹操 苻坚、谢安 曹操、袁绍 项羽、章邯 长勺之战 齐襄公末年,齐国内部动荡不安。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 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鲁国 齐国(齐襄公 莒jǔ国 纠 长勺 (齐桓公) 小白 逃 逃 曹刿论战 《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 春秋 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 左丘明 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对后代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小知识:春秋三传: 左传 谷梁传 公羊传 春秋三传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作者公羊高 作者谷梁赤 作者左丘明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宋) 朱 熹 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1) 曹刿( )(2) 又何间( )焉 (3) 肉食者鄙( ) (4) 弗( )敢加也 (5) 小惠未遍( ) (6)小信未孚( ) (7) 公与之乘( ) (8) 战于长勺( ) (9) 下视其辙( ) (10)登轼( )而望 (11)彼竭( )我盈( ) (12)望其旗靡( )(13)夫( )战 (14)牺牲玉帛 ( ) guì jiàn bǐ fú biàn fú chéng sháo zhé shì jié yíng mǐ fú bó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宋) 朱 熹 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