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7184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4186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9课,秦统一中国
  • cover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下列对这段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强化了皇权 B.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C.是分封制的继承与发展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终灭六国,他统一天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202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1年 3.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完成统一的时间应该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其中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这一称号最早出现于( ) A.夏朝 B.秦朝 C.商朝 D.西周 5.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赢得民心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加大反腐力度,强化对官员的监察。在秦朝,掌管监察职能的官员是(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郎官 6.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 A.蚁鼻钱 B.半两钱 C.刀币钱 D.布币钱 7.秦始皇命李斯等人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如下图)、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该措施( ) A.结束了争战的局面 B.拓展了秦朝的疆域 C.便利了交通的往来 D.有利于政令的推行 8.下列材料都记载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出土的秦代竹简 B.司马迁的《史记》 C.李白诗歌《古风》 D.油画《大泽乡起义》 9.有学者在谈及秦统一的原因时指出:“在秦人的价值评价中,没有给道德伦理留下位置……所以人们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而不注意仁义之兴废、礼乐之盛衰以及道德之完善。”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秦人汲取了法家强权的思想 B.功利主义价值观念推动秦的统一 C.秦朝的国家组织力较为强大 D.耕战思想利于强化专制集权统治 10.2024年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甘肃礼县四角坪秦代礼制建筑遗址名列其中。该建筑群呈典型的中心突出、对称格局,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极强的礼仪性,是秦统一后的遗存。据此推断,材料中的“国家意志”是指( ) A.中央集权 B.分封诸侯 C.德化天下 D.无为而治 11.有学者认为,秦修长城、加速了草原社会的政治发展,使长城以外依存华夏的小部落从分散转为联合,最后成就了由匈奴整合起来的草原帝国。据此可知,秦长城的修建( ) A.增强秦朝边疆实力 B.便利秦朝交通网建设 C.促进草原统一进程 D.加速北方民族封建化 12.简牍之上记春秋,华夏承袭两千年。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下列考古发现能佐证这一史实的是( ) A.悬泉汉简 B.铜雀山汉简 C.里耶秦简 D.走马楼吴简 13.“灭六国后,他听从李斯的主张,拒绝王维、淳于越关于分封诸王的建议。”“他”的目的是( ) A.取消等级 B.控制地方 C.选拔人才 D.统一思想 14.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全国推行度量衡标准,制作颁行标准器,并且设立机构每年检查校正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使用的度量衡。这有利于( ) A.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B.不同地域人民语言交流 C.方便各地的交通往来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15.据《睡虎地秦简》记载:“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的,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成绩低劣的,申斥田啬夫,罚伺牛者资劳两个月。”秦朝这些规定( ) A.说明地方行政运行规范有序 B.反映了法律制度非常完善 C.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D.确保了封建国家稳定发展 二、综合题 1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措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