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7445

5.2.2 氨和铵盐 课件(29张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4041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2.2,铵盐,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氨和铵盐 学习目标 1. 了解氨气与水、与酸或氧气反应等化学性质; 2. 知道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基础,知道铵盐 是重要的氮肥; 3. 了解氨气的实验制法,知道铵盐的检验方法。 从图中你能总结出碳酸氢铵的那些性质? 1.物理性质:绝大多数铵盐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 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一、铵盐 一、铵盐 2.铵盐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 2NH4NO3==========2N2↑+O2↑+4H2O 高温或猛烈撞击 △ (NH4)2CO3 == 2NH3↑+ CO2↑+ H2O 实验5-7:向盛有少量NH4Cl溶液,NH4NO3溶液和(NH4)2SO4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注意通风),用镊子夹住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碱性气体产生。 实验结论: (2) 与强碱反应 一、铵盐 1.铵盐的化学性质 △ NH4NO3 +NaOH==NaNO3+NH3 ↑ +H2O 反应实质:NH4++ OH-==NH3↑+H2O (NH4)2SO4+2NaOH == Na2SO4+2H2O+2NH3 ↑ △ NH4Cl+NaOH== NaCl+H2O+NH3↑ △ △ 为什么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含K2CO3) 混合施用? 在实验室中,常利用铵盐与强碱反应产生氨这一性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和制取氨。 (2) 与强碱反应 一、铵盐 1.铵盐的化学性质 (1)取少许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 NH4+检验 铵盐(NH4+) 无色气体(NH3) 试纸变蓝 原理: 性质应用1: NH4++OH-NH3↑+H2O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_____ ②收集方法:_____排空气法 ③验满方法:将湿润的_____放在试管口 ④棉花作用:_____ ⑤加热的试管口应_____倾斜,防止_____ 向下 红色石蕊试纸 减少NH3与空气的对流,吸收多余的NH3,防止污染空气 略向下 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1.加热 NH4Cl 和 Ca(OH)2 (导管要伸入到接近试管底部) 性质应用2: (1)加热NH4Cl能制取NH3吗? NH4Cl分解产生的NH3和HCl遇冷会再次化合为NH4Cl,不能用于制取NH3 (2) 能否采用其他铵盐与强碱反应制取氨气 NH4NO3 受热分解,会爆炸,不安全 (NH4)2SO4 与反应时生成块状CaSO4,不利于NH3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清洗 (NH4)2CO3/NH4HCO3 受热分解产生CO2,使收集到的NH3不纯 NaOH/KOH 易吸水结块,且对玻璃腐蚀性较强 (3) 制取的氨气是否纯净?如何净化 不能用无水CaCl2,会反应产生CaCl2 8NH3 浓硫酸、P2O5等酸性干燥剂也不能干燥NH3 (4) 环保措施: 浓硫酸(或水)吸收多余的氨气 装置:倒扣漏斗 方法一: NH3·H2O == NH3↑+H2O △ 方法二: 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浓氨水滴入生石灰(或NaOH)中制氨气 CaO + NH3·H2O == Ca(OH)2 + NH3↑ 3. 工业制法 N2+3H2 2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制取NH3的其他常见方法 (1)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放出 (2)CaO的作用: ①吸水后放热促进NH3的放出; ②增加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小NH3的溶解度 【实验5-6】喷泉实验 操作: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让水进入烧瓶 现象: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NH3,用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的橡胶塞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 NH3+H2O NH3·H2O +OH- 结论:①氨极易溶于水 ②氨水显碱性 挤压胶头滴管,滴管里少量的水进入烧瓶,氨几乎全部溶于水中,使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