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化学反应速率 高 三 化 学 一 轮 复 习 【河北13】.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 M + N = X + Y; ② M + N = X + Z。 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 = k1c2(M), 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 = k2c2(M),(k1、k2为速率常数)。 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t/min c/mol L-1 A.0~30 min时间段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6.67×10-3 mol L-1 min-1 B.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C.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反应结束时62.5%的M转化为Z D.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大 [广东-19]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H4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2)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增大CO2与CH4的浓度,反应a、b、c的正反应速率都增加 B. 移去部分C(s),反应c、d、c的平衡均向右移动 C. 加入反应a的催化剂,可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 D. 降低反应温度,反应a~e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速率方程 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感 悟 高 考 【复习目标】 1.能进行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能通过实验探究分析 不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知道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运用一定理论模型说明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认识化学反应速率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运用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影响规律解释实际问题。 (4)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不用测量一定时间内放出SO2气体的量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_____。 例1: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某 同学探究影响Na2S2O3与稀硫酸V 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硫酸 H2O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① 20 10.0 0.10 10.0 0.50 0 ② 40 V1 0.10 V2 0.50 V3 ③ 20 V4 0.10 4.0 0.50 V5 (1) 该实验①、②可探究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 V1=_____,V2=_____,V3=_____。 (2) 实验①、③可探究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4=_____,V5=_____。 (3)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 选择实验①和实验③,测定混合液变浑浊的时间,可探究C(H2SO4)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SO2的体积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C.已知实验①10min后沉淀达到最大量,Na2S2O3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1·min-1 SO2易溶于水,无法准确测量其体积 任务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0.0 温度 10.0 0 浓度或c(H+) 6.0 10.0 A 每一种物质活化分子百分比是一种固有性质———物质本身的性质! 碰撞理论中的速率 物质本身的性质 决定因素 活化分子百分比 Ea(活化能) 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 总数 分子 百分数 分子 百分数 总数 构建模型 迷思 问题 过渡态理论 ①A+B+cat=Acat+B 活化能为Ea1 ②Acat +B=AB+cat 活化能为Ea2 活化能Ea1、Ea2均小于Ea 高能过渡态 2.如何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1.催化剂有没有参与反应? 过渡态1 过渡态2 A+B = AB 活化能Ea 反应机理 Ea1>Ea2反应①慢反应为决速步 3.决定反应速率快慢的是哪一步? 均相反应 催化剂与反应物状态一致称为均相催化 中间体 基元反应 任务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能垒 气体吸附 用*表示微粒在催化剂表面吸附 ΔH= [(E(生成物)-E(反应物)] = (-d)-0= -d (ev) E(能垒)=E(过渡态)-E(吸附态) =a-(-b)=(a+b) (ev) 构建模型 Fe+N2*+3H2*==Fe+2N*+6H* 【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