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 (2024·珠海三模)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内分泌器官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 环境因素能通过改变赤霉素的作用来促进种子的萌发 C. 细胞分裂素为植株提供能量和物质,促进其伸长生长 D. 生长素在失重状态下仍可发生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2. 以下实例,主要由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是( ) A. 豆芽长成豆苗 B. 春化作用 C. 茎向上生长 D. 顶端优势 3. (2024·广东清远测试)史料记载,阿房宫建成之时,曾广植梧桐数十万株。固有“十二株帘卷秋月,霏霏凉露下梧桐”,茂密高大的梧桐树已经成为一张城市名片,同时梧桐树具有生长快,耐修剪,适应性强的生长特点,成为部分城市绿化的首选植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光、温度等环境因素参与梧桐树生长的调控 B. 梧桐树中光敏色素能够感受光信号,传递信息 C. 树干截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生长发育 D. 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光照决定的 4. (2024·广东梅州期中)自然状态下,冬小麦等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经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才能开花。科研人员发现,连续20 d给冬小麦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处理,冬小麦不经过春化作用也能开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冬小麦的开花不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GA的调节 B. 低温可能会诱导冬小麦的相关基因表达来增加GA的含量 C. GA主要由根冠、根尖合成,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开花等 D. 温度会通过影响冬小麦的光合作用影响其生长 5. 在自然界中,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都会受到光的调控。下列有关光对植物生命活动调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影响植物的颜色和形态,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的细胞可能含有光敏色素 B. 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在受到光照射时,结构会发生变化 C. 小麦需要日照长度达到一定值才能开花,是因为长日照能提高细胞核内与开花有关的基因数量 D. 光敏色素和光合色素都是色素—蛋白复合体 6. (2024·佛山三模)植物能感受来自环境和自身生理的信号,进而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信号转导。信号转导的一般模式为:环境或生理信号→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通过信号转导来抑制乙烯的合成 B. 春化作用是某些植物的一种适应性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刺激后,通过改变自身结构来传递信息 D. 细胞作出的“反应”可能有基因表达改变、酶活性变化和细胞骨架改变等 7. 向光素是一种能接受蓝光信号的蛋白质,在蓝光刺激下,发生自磷酸化,激活的向光素调节生长素运输载体的定位,进而引起生长素的侧向运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向光素接受蓝光刺激以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 向光素接受蓝光信号后,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引起植物的向性生长 C. 依题推测,破坏向光素基因的胚芽鞘,不会出现向光弯曲现象 D.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激素和基因共同调控的结果 8. 武汉樱花花芽一般在夏末秋初形成,须经低温处理,休眠状态才被打破,随着早春温度的升高,花芽开始发育,樱花渐次开放,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环境因素调节、植物激素调节和基因表达调控共同完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B. 环境因素可通过影响基因2的表达促进脱落酸的合成,体现了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 C. 低温一方面抑制脱落酸的产生,另一方面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从而抑制蛋白质1的产生 D. 光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既能为植物提供能量,又能作为调控植物生命活动的信号 9. (2024·广东韶关测试)大范围的冻雨暴雪天气对作物的生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植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