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达中学高2024级高二(上)半期试题 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中国古代哲学中,既有“心者,天地万物之主”的观点,也有“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的论述。古人这些关于世界本原的探讨,同时涉及“我们能否正确认识世界”的思考———比如“目能视、耳能听,心能思,故可知天地运行之理”。这些思想反映出( ) ①既回答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也触及了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②体现了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说明古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选项与下面漫画中“公鸡”的世界观相同的是( ) ①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③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④我思故我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自然》发表的研究显示,20世纪初,人造物体的质量相当于总生物量的3%左右;但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建筑、道路、汽车等人造物体的质量现已超过地球上的生物总量。这一情况说明( )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4.千年以前,中国的先辈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先后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交融的新路径。千年以后,当数字经济成为全球产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引擎,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要方向。丝绸之路千余年的发展演变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基础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新出现的事物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④世界是永恒变化、不断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文化与科技之间的双向赋能破解了长期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与利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但也对政策扶持、法律监管、文化伦理等提出严峻挑战。由此可见,发展文化产业需要( ) ①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②立足关键部分,找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勇于应对双向赋能对文化产业的挑战 ④善于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为商业和民生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失业、威胁公共安全等风险。下列从辩证法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①ChatGPT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矛盾有主次之分 ②ChatGPT既有机遇也存在风险———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ChatGPT不会拥有真正的意识———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④不能忽视ChatGPT可能存在的风险———坚持了两点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自2015年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以来,国际引力波探测联合机构已探测超过100次引力波事件,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双黑洞并合。但目前学术界对双黑洞如何形成、如何演化的机制还不确定。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韩文标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在双黑洞并合事件中第三致密天体存在的明确迹象,意味着双黑洞可能并非“孤独行者”,而是处于一个更复杂的引力系统中,该发现在揭示双黑洞形成通道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材料表明( ) ①科学家可以认识双黑洞形成、演化的本质和规律 ②科学家对双黑洞的真理性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发现第三致密天体的存在迹象是该科研团队研究的根本目的 ④科研团队根据研究需要建立了双黑洞和第三致密天体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