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物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532499
2.5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555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必修
,
选择性
,
人教
,
物理
,
学期
,
高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理解单摆的理想化模型条件,明确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前提(摆角小于5°);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其变形式,建立“通过周期和摆长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定量认知,深化对简谐运动规律的理解。 科学思维:经历“提出测量方案→推导测量公式→设计实验步骤→分析误差来源”的完整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平均值法、图像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数据分析思想,提升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误差分析中,学会从仪器、操作、原理等角度全面思考问题,培养严谨的思维品质。 科学探究:自主完成单摆的组装、摆长的测量、周期的计时等实验操作,掌握毫米刻度尺、停表的规范使用方法;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摆球质量、摆角的关系,验证单摆周期公式的合理性;在小组合作中,设计实验改进方案(如减小计时误差的方法),培养实验创新与合作探究能力。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实验操作体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尊重实验数据,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了解重力加速度的地域差异性及其在地质勘探、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认识物理实验的实用价值;在误差分析与实验改进中,培养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增强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单摆的理想化模型:明确单摆由“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线”和“体积小、质量大的摆球”组成,理解摆角小于5°时单摆近似做简谐运动的原理。实验原理与公式推导:掌握单摆周期公式,能正确推导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明确实验测量的核心是摆长和周期。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规范测量摆长(摆线长+摆球半径),掌握“累积法”测量单摆周期的技巧;能用平均值法和图像法(以为纵轴、为横轴绘制直线求斜率)处理数据并计算重力加速度。误差分析与实验改进:能识别主要误差来源(摆长测量误差、周期计时误差),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如多次测量、控制摆角、使用光电计时器)。 2.教学难点 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与应用:难以区分单摆周期的影响因素(仅与摆长和重力加速度有关),易错误认为周期与摆球质量、摆角大小相关。摆长的准确测量:对“摆长是从悬点到摆球重心的距离”理解不清晰,测量时易忽略摆球半径或误测摆线长度。周期测量的误差控制:手动计时时难以精准捕捉摆球通过最低点的时刻,易出现“少计或多计周期数”的问题,不理解“累积法”减小计时误差的原理。图像法处理数据的逻辑:无法理解“以为横轴绘制图像”的原因,不会通过图像斜率计算重力加速度,难以将数学图像与物理公式建立关联。 三、教学环节设计 (一)情境导入:从“时间测量”到“重力测量” 历史情境引入:展示伽利略观察比萨斜塔吊灯摆动的图片,介绍历史故事:伽利略发现吊灯的摆动周期与摆长有关,与摆球质量无关,这一发现为后来的计时工具(单摆钟)奠定了基础。提问:“我们能否利用单摆的这一特性,反过来测量我们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 生活疑问引导:“我们知道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 ,但这个数值是如何精确测量的?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值会有差异(如赤道与两极)?今天我们就通过‘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亲手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时掌握一种重要的物理实验方法。”通过历史故事与生活疑问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明确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建构:从单摆模型到测量公式 1.单摆的理想化模型 展示实际单摆与理想化单摆的对比图:实际单摆由细线和小球组成,理想化单摆的条件是“细线轻质不可伸长、摆球体积小质量大(可视为质点)、摆动时空气阻力可忽略”。强调: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单摆的运动才近似为简谐运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曲线运动 高频考点梳理 专题练 2026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2025-11-21)
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频考点梳理 专题练 2026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2025-11-21)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高频考点梳理 专题练 2026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2025-11-21)
功和功率???重力势能 高频考点梳理 专题练 2026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2025-11-21)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 高频考点梳理 专题练 2026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2025-11-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