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53502

20 狼 学案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5次 大小:185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案
  • cover
20《狼》学案 蒲松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传神;积累文言词语:顾、暴、盖、止。 2.了解“之”等词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 3.了解故事旨意,把握文章善于识破狼一样的伎俩、除恶务尽的思想意义。 【课文提示】 1.蒲松龄,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3.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实词的词性活用现象。古汉语的一个实词属于某一词类,基本上是固定的。有些词只是在某种条件下,临时处在另一类词的位置上,偶尔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暂时增加了新的意义,这种词性的变化,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活用;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窘jiǒng眈dān瞑míng寐mèi黠xiá倚yǐ缀zhuì尻kāo 【积累词语】 1. 解释下列词语: 窘(紧迫、为难、困窘急迫)眈眈(注视的样子)瞑(闭上眼) 寐(睡觉) 黠(狡猾)倚(靠) 2. 解释下列时间词语: 晚(夜晚、晚上) 少时(一会儿) 久之(很久) 顷刻(一会儿) 【朗读课文】 【复述故事】 【结构层次】这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2句),故事的开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写屠户“遇狼”。 第二层次(第3-10句),故事的发展,写屠户“惧狼”之后“御狼”。 第三层次(第11-17句),故事的高潮,写屠户“杀狼”后对狼的奸诈有了深刻的认识。 第四层次(第2段),作者评论,揭示主题: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课文简介】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故事赞扬了屠夫敢于杀狼的勇气和善于杀狼的智慧,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可耻的必然的下场,从而揭示一个深刻的思想:对于狼一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退缩,必须坚决、灵活地斗争。 全文二百来字,生动地描写了屠夫“遇狼-避狼-劈狼”的全过程,言简意赅。小说以屠夫的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为主线,真实地写出了他的思想变化,生动地刻画了狼的狡猾。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翻译:一个屠夫晚上回家,担子中的肉没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两只狼,跟着走了很远。 要点:屠:屠夫。归:回家。担:担子。尽:没有。止:通“只”,只有。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甚:很。 原文: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翻译:屠夫害怕,把骨头丢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一只狼仍然跟着。 要点:投以骨:“投”省略宾语“之”,即“以骨投之”,把骨头丢给狼。止:停止、停下。从:跟从。 原文: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再次把把骨头丢给它,后来(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而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要点:止:停止。至:到达。矣:相当于“了”。并:一起。驱:追赶。故:原来。 原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屠夫很困窘急迫,担心前后受到它们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打麦场,主人在麦场里堆积了柴禾,覆盖成小山似的。 要点:大:很。恐:恐怕、担心。其:它们,指代两只狼。敌:胁迫、攻击。顾:看见。积:堆积。其:麦场。薪:柴。苫:盖上。蔽:遮蔽。 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