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5063

6.2 向心力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3579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向心力,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向心力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物理必修二第6章第2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对匀速圆周运动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学生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只是表面的知道,为什么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是什么力来改变物体的这种运动状态,这个力有何特点?学生带着这些疑问来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前面所学知识,注重创设物理背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初步得出向心力的大小;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解决向心力来源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验证向心力公式,并分析得到影响向心力的因素。这个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大胆猜想,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逐渐提高科学素养。最后把分析圆周运动的方法推广到研究一般的曲线运动,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特点。本节知识在圆周运动部分处于核心地位,既有定性结论,又有定量计算,知识要求较高。 学习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物体的受力以及牛顿第二定律有了深入的学习。同时,通过本学期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道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了线速度和角速度之间的关系,知道了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在改变。因此学生很容易理解向心力的概念。但由于学生往往认为向心力是一种新的力,因此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将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学习目标确定: 物理观念::建立向心力的物理观念,掌握向心力的确切含义。 科学思维: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对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实验及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向心力的概念、性质、公式,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教学难点:理解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利用向心力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及分析匀速圆周运动中供求关系。 学习评价设计 分析圆周运动的方法推广到研究一般的曲线运动,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特点。本节知识在圆周运动部分处于核心地位,既有定性结论,又有定量计算,知识要求较高。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出示图片:勇敢者转盘;空中飞椅 勇敢者转盘,空中飞椅,它们与人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你知道它们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问题。思考与讨论:一个小球在细线的牵引下,绕光滑桌面上的图钉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受到哪几个力作用?用剪刀将细线剪断,观察小球将做什么运动?你认为使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力指向何方? 研究小球所受合力的方向 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问题讲解知识点 学生回答并补充。1、承接自主学习 2、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3、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本节课重点内容。环节二:讲评环节 分析小球受力,讨论向心力来源?特点? 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不是具有确定性质的某种力,它可以是某一个力或者几个力的合力提供的。 做一做: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 1、实验器材:向心力演示器、两个质量相同的钢球和一个质量小的铝球。 2、向心力演示器的构造 匀速转动手柄1、变速塔轮2和3、长槽4和短槽5、横臂6、弹簧测力套筒7、标尺8。 3、原理 匀速转动手柄,使变速塔轮以及长槽和短槽和槽内的小球随之匀速转动,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