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认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科学精神: 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3.公共参与: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考:世界各国的名称,有的叫“共和国”,有的叫“王国”,有的叫“联邦”。原因何在? 新课讲授: 总议题: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议题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议学情境: 对“台独”分裂势力,就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坚决回应。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湾海峡、台岛北部、台岛南部、台岛以东,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这是对“台独”分裂势力谋“独”行径的强力震慑,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正当必要行动。 此次解放军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打的就是“台独”的嚣张气焰,灭的就是“台独”的分裂野心。从兵力机动、展开布势到进逼慑压,随时可由训转战。可以说,“联合利剑”系列演习就是高悬在“台独”分裂势力头顶的一柄利剑,让赖当局“实境”感受战争威慑。 “台独”之路注定是一条死路。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任何人都不要心存妄想。须知,解放军一旦出手必是重锤出击、地动山摇。以赖清德为首的“台独”顽固分子必须明白,挑衅得越欢,就会灭亡得越快。他们的“台独”美梦,必将是一场自取灭亡的噩梦。 思考:结合上述情境,从中看出我国坚持怎样的外交政策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外交政策的含义: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1)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屡受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 (2)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3)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4)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相关链接:独立自主的表现:7个“不” + 3个“本” 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的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反对另一个国家。 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原因: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 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4)基本准则/基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