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题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核心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承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第1-2课时),为“化学反应调控”(第4课时)提供“反应动态特征”的理论支撑,是“能量视角→动态视角→应用视角”认知链的关键环节。 (1)核心内容的素养价值:①通过探究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变量控制实验设计);②通过分析浓度-时间图、速率-时间图,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用图像表征反应过程);③通过建立化学平衡状态概念,深化“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反应的动态性)。 (2)蕴含的价值观念:通过工业合成氨“速率与限度平衡”的案例,体会化学理论对工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3)已学内容与本课关联:学生已掌握“化学反应有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初中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差异”(如铁生锈与炸药爆炸),为本课时“定量描述速率”“探究影响因素”“分析限度”奠定基础。 (4)知识结构图示: 初中:反应快慢的定性认识 → 本课:反应速率(定量)+ 影响因素(实验)→ 化学平衡(限度)→ 后续:反应调控(应用) 2.学习者分析: (1)已有基础:通过初中、高中元素化合物的相关实验,学生感性认识化学反应有快慢,具备一定实验技能(基本操作、观察与分析能力等),能够设计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2)需要发展:学生不能设计变量控制方案研究化学反应的快慢,更缺乏对化学反应的快慢、不完全等表象的原理层面的认识与理解,导致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不够全面,更不能尝试改变反应条件控制化学反应进行。 (3)认知发展:能够进行变量控制方案设计,从而研究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相关规律;从速率角度再认识化学反应,拓宽视角,发展化学变化观念;形成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基本思路。 3.学习目标确定: (1)能通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增加量”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速率,能根据简单数据计算速率(知识与技能,关联“证据推理”); (2)能设计“温度、浓度、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变量控制实验,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推导影响规律(过程与方法,关联“科学探究”); (3)通过绘制合成氨反应的浓度-时间图,能说出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等”“定”“动”),能判断简单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知识与技能,关联“平衡思想”); (4)结合合成氨工业案例,能初步分析“提高速率”与“提高限度”的矛盾,体会反应调控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联“社会责任”)。 4.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①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与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 ②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判断依据。 学习难点:①变量控制思想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②化学平衡状态“动态平衡”本质的理解。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维度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与工具评价标准(赋值:1-3分)知识获得①反应速率计算;②平衡状态判断课堂练习(书面作答)、随机提问3分:速率计算准确,能从“速率、浓度、颜色”多维度判断平衡; 2分:速率计算有误但思路正确,能从1-2个维度判断平衡; 1分:无法计算速率,不能判断平衡。能力提升变量控制实验设计与现象分析实验报告、小组展示3分:实验方案完整(控制变量明确),现象描述准确,结论推导严谨; 2分:方案存在1个变量未控制,现象描述不完整,结论基本正确; 1分:方案无变量控制,现象描述错误,无法推导结论。思维发展平衡状态“动态性”的理解课堂讨论发言、概念辨析题3分:能准确解释“平衡时反应未停止,正逆速率相等”; 2分:知道平衡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