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5669

6.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无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学案 查看:69次 大小:1012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语文,模块,基础,2023,高教,中职
  • cover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学习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 学习难点: 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第一学时 导入新课: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研究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 练习反馈: 1、重点字词注音: 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 冠者 喟 俟 撰 摄 比及 毋 冉 2、断句: 如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异乎/三子者之撰。 快乐链接: 1、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幼年丧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当作圣人。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政治上,主张礼治,反对法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经济上,维护西周的田赋制度,反对封建田赋制度。 礼制上,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伦理上,主张“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哲学上,主张天命观。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品德上,做到“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 2、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揖录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宋儒将它与《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细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归纳以下文言知识: 1、 圈出通假字并解释: 鼓瑟希铿尔: 莫春者: 唯求则非邦也与: 2、词类活用: ①端章甫 ( ) ②鼓瑟希 ( ) ③风乎舞雩 ( ) 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⑤曾皙后 ( ) 3、一词多义: (一)以 : 1、以吾一日长乎尔 ( ) 2、毋吾以也 ( ) 3、则何以哉 ( ) 4、加之以师旅 ( ) 5、以俟君子 ( ) (二)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 ( ) 2、子路率尔而对曰 ( ) (三)言: 1、亦各言其志也 ( )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 ) (四)如: 1、如或知尔 ( )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 3、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4、宗庙之事,如会同, ( ) (五)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 (六)之: 1、加之以师旅 ( ) 2、宗庙之事 ( ) 3、赤也为之小 ( ) (七)与 1、吾与点也 ( ) 2、唯求则非邦也与 ( ) 4、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1、不吾知也 2、则何以哉 3、尔何如? 4、何伤乎? 状语后置: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6、为国以礼 5、翻译语句: ①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③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④异乎三子者之撰。 ⑤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⑥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合作探究———分析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 ):问志 第二部分( ):述志 第三部分( ):评志 巩固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