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5703

古诗词诵读《静女》导学案(无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学案 查看:85次 大小:24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语文
  • cover
导 学 案 课 题 《静女》 学 习目 标 1.积累《诗经》相关知识,能熟读并背诵本诗。 2.正确把握诗歌基本内容和艺术构思,分析其艺术效果,认识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3.领略古典诗歌对爱情的赞美。 学习重点 把握人物形象,领会艺术手法。 学 习 导 航 学习笔记 一、了解《诗经》要点:①地位 ②《诗经》中的爱情诗 ③“六义”问题:(学生借助注解及资料填空)《诗经》是我国_____。诗歌创作多用现实主义手法,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_____风格的源头。《诗经》分___、___、___三部分。“国风”多是民间歌谣,为《诗经》精华,后人把“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_____”。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____(铺陈叙事)、____(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托情)、____(“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借助联想写事) 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史上合称“六义”。二、初识课文1.重点字词的解析(借助注解及资料填写,括号内注音,横线上填写意义)姝( ):_____。 俟( ):_____。 隅( ):_____。 娈( ):_____。 贻( ):_____。 怿( ):_____。荑( ):_____。 洵( ):_____。于:_____。 其:_____。 有:_____。 “爱”通“_____”。 “见”通“_____”。 “说”通“_____”。 “女美”通“_____”。 “归”通“_____”,意思是_____。“匪”通“_____”。2.大声朗读课文3遍 三、小组研讨学习内容1.文意疏通:1)重点句翻译:俟我于城隅:_____爱而不见,搔首踟蹰:_____彤管有炜,说怿女美:_____自牧归荑,洵美且异:_____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_____2)通过对重点字词的提问完成对文意的疏通。(小组研习 个人作答)写静女美丽的词:_____、_____静女两次赠物,动词分别是:_____、_____3)(小组代表展示)全诗大体翻译。2.对全诗的整体把握,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实现。(小组研习 个人作答)主题事件? _____地点: _____参与人物? _____以谁的角度写? _____ 在什么环境下所写?_____写出什么情感?_____采用什么手法?_____ 3.分节对文本解析:(小组研习 个人作答)思考1:第一小节里,在等不到情人的时候,《静女》中主人公的反应如何?关于细节描写 :(女子)_____ (男子)_____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思考2:在2、3小节里,静女两次赠物,男子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4)你能够用一些词语来概括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并作简单说明吗? 静女:我:四、结合所学《诗经》中其它的爱情诗,对《诗经》中的爱情诗进行总结。《诗经》中的这类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这种淳朴、自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是汉以后爱情诗的矫揉造作所不能比拟的。《诗经》中描写的爱情,绝无半点礼教和贞洁观念的束缚,没有掺杂任何世俗功利的考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纯真的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诗经》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五、作业1.背诵2.完成《导与练》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小组自我评价 2. 小组评价反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