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6762

13.2 熔化与凝固 题型专练 (原卷版+ 解析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6165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八年级,2024,科版,物理,初中
    13.2 熔化与凝固 【题型1】熔化 1 【题型2】凝固 3 【题型3】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 4 【题型4】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 5 【题型5】熔点与凝固点的影响因素 6 【题型6】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与温度变化 8 【题型7】熔化与凝固的温度图像 11 【题型8】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过程在生活中应用 12 【题型1】熔化 【典型例题】放在饮料中的冰块会越来越小,这个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汽化 B.熔化 C.液化 D.凝华 【举一反三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过程的是( ) A.太阳将积雪晒化 B.点燃的蜡烛不停地流着蜡烛油 C.钢块投入炼钢炉后变成了钢水 D.食盐投入水中,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举一反三2】下列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 A.尘土飞扬 B.冰雪消融  C.橡皮泥变形 D.花开花落 【举一反三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蒸笼冒“白气” B.网上挂霜 C.草叶露珠 D.冰凌消融 【举一反三4】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所示,“铁化如水”是一种 现象,该过程要 热。 【举一反三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的雏形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二十四节气歌”中有“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的描述,立春后冰河解冻,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此过程需要 热量。 【举一反三6】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_____。 【举一反三7】“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的雏形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二十四节气歌”中有“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的描述,立春后冰河解冻,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此过程需要 热量。 【题型2】凝固 【典型例题】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 A.湖水表面结冰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铁块化成铁水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举一反三1】沈括纪念馆要浇铸纪念铜像,在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举一反三2】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朝露晶莹 C.严冬,滴水成冰 D.晚秋,霜打枝头 【举一反三3】从2011年新年开始,全国范围的低温造成的南方湘黔等地出现冻雨天气严重影响出行.如图所示,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 0 ℃ ),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举一反三4】小明看新闻看到一则消息,北方一行人被楼顶檐上的冰溜子砸成重伤,小明分析了冰溜子形成的原因,原来是雪后楼顶上聚集一层雪,白天在太阳照射下,一部分雪 (填一物态变化名称)成水,水从楼顶檐流下时又遇冷 (填一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溜子。 【举一反三5】也许同学们没有看到过冰凌的形成过程,但是通过已学过的八年级物理课,再观察如图所示带有冰凌的两幅图片,也许能较好说明冰凌的形成过程.请你尝试说明冰凌的形成过程. 【题型3】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 【典型例题】晶体熔化温度特点的是( ) A.持续吸热,温度升高 B.持续放热,温度降低 C.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D.不确定 【举一反三1】下列说法中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 A.-10℃的冰放进1℃的水中 B.-10℃的冰放在1℃的空气中 C.-2℃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水中 【举一反三2】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 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举一反三3】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