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7174

10.2《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众志成城》希沃教学课件(智能体+游戏)+PPT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11-25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3次 大小:5015332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课件,10.2,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众志成城,希沃,智能,游戏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卷网-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围绕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壮举展开。教材通过 “铜墙铁壁” 雕塑、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日英烈事迹,展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日精神,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认同感与爱国精神,理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有初步认知,但对 “众志成城” 的内涵、抗日战役的意义及英烈精神的理解较浅。能感知抗日的伟大,却难以将其与民族凝聚力、个人担当联系,需通过故事化、体验式活动激发情感共鸣与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认同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认同,激发爱国情怀。 道德素养:学习抗日英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道德品质,培养爱国担当精神。 健全人格:发展历史认知、民族认同的健全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树立传承抗日精神、为民族复兴努力学习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全民族抗战的内涵(“铜墙铁壁” 的寓意),明确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意义,感悟抗日英烈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将全民族抗战的精神转化为对民族凝聚力的认同与个人爱国行动的自觉,深化对 “众志成城” 的认知。 教具准备 希沃课件、“战役分析卡”“英烈事迹卡”、豆包智能体(模拟抗日场景对话)、视频《众志成城:全民族抗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5 分钟) 播放视频《众志成城:全民族抗战》(简述 “铜墙铁壁” 雕塑寓意、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及英烈故事片段)。 提问:“视频中‘铜墙铁壁’体现了什么精神?中华儿女如何众志成城抗击日寇?” 请 2 - 3 名学生分享,教师总结:“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密码,今天我们探究《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众志成城》。” 设计意图:以视频引发情感共鸣,快速切入主题,激发探究兴趣。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活动一:“铜墙铁壁我解读” 呈现教材 “铜墙铁壁” 雕塑,学生分组讨论其表达的内涵。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教师引导:“‘铜墙铁壁’如何体现全民族抗战的精神?” 小结:“雕塑展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日力量,是全民族抗战的生动体现。” 活动二:“抗日战役我分析” 呈现教材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内容,发放 “战役分析卡”,学生分组梳理战役的时间、意义。 邀请每组代表分享,教师提问:“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在抗日战争中分别有何作用?” 小结:“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寇,展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活动三:“英烈事迹我感悟” 呈现教材八女投江、赵登禹等英烈事迹,发放 “英烈事迹卡”,学生分组选择一位英烈分享感悟。 每组代表分享,教师结合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的民族气节,提问:“这些英烈体现了怎样的抗日精神?” 活动四:“历史场景模拟秀”(运用豆包智能体) 设置场景:八女投江前与敌人的对话(学生扮演女战士,智能体扮演敌人),展现英烈的气节。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体现抗日英烈的视死如归。 每组表演后,其他组点评 “是否体现了抗日精神,为什么”。 设计意图:增强课堂互动性与历史代入感,深化对英烈精神的理解。 活动五:希沃游戏比赛 ———抗战知识连连看” 在希沃平台设置游戏,左边呈现抗战元素(铜墙铁壁、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英烈事迹),右边呈现对应内容,学生分组抢答匹配,最快最准的组获胜。 设计意图:以游戏巩固知识,提升参与度。 三、课堂练习 三、作业练习(5 分钟) 选择题 台儿庄战役发生于() A.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