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53805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540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2017届,高三上
  • cover
2016-2017年莆田哲理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学的“半宗教半哲学”的特质(节选) 李泽厚 中国没有像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 对人格神,许多士大夫经常处于似信非信之间,采取的似乎仍然是孔老夫子“敬鬼神而远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态度。在民间,则表现为多元而浮浅的信仰和崇拜。其对象,可以是关公、妈祖、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等等,而且大都为了求福避祸,去灾治病,有着非常现实的世俗目的。重要的是,即使在这种多元而浮浅的民间宗教中,奇迹宣传也并不突出,主要的部分仍然是在倡导儒学的人伦秩序和道德理念。如在台湾,我拜会过影响极大的证严法师,她曾赞赏病人死在有亲属在旁的家中,而不必死在医院护士等陌生人手里。这也使我颇为吃惊,因为这里表现出的,似乎仍然是以亲子为核心的强烈的儒学人际关系,而佛家本应该是看破尘缘六亲不认的。这也使我想到,尽管中国历史上有过儒佛道三教的激烈争辩,但毕竟是少数事例;相反“三教合一”倒一直是文化主流。孔子、老子、释加牟尼三大神圣和平共处,既出现在近千年前宋代文人的画卷中,也仍然保存在今日民间的寺庙中。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宗教战争,便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之所以能够如此,我以为与儒学的包容性有很大关系。儒学不重奇迹、神秘,却并不排斥宗教信仰;在“三教合一”中,它不动声色地渗入其他宗教,化为它们的重要内容和实质成分。而儒学之所以能这样,其原因又在于它本身原来就不止是“处世格言”“普通常识”,而具有“终极关———的宗教品格。它执着地追求人生意义,有对超道德、伦理的“天地境界” 的体认、追求和启悟。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儒学的这种品德和功能,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它是没有人格神,没有魔法、奇迹的“半宗教”。 同时,它又是“半哲学”。儒学不重思辨体系和 逻辑构造,孔子很少抽象思辨和“纯粹”伦理。孔子讲“仁”讲“礼”,都非常具体。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是对理性和理性范畴的探求、论证和发现。例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人生意义的执着和追求,等等。而所有这些都并非柏拉图式的理性品格,也不是黑格尔式的逻辑建构,却同样充分具有哲学的理性品格,而且充满了诗意的情感内容。它是中国实用理性的哲学。 正因为靠理性、哲学而不靠奇迹、信仰来指引人 们,所以孔子毕竟不是耶稣,《论语》不是《圣经》。也正是因为不是空中楼阁或纸上谈兵,而要求并已经在广大人们生活中直接起现实作用,所以孔子不是柏拉图。 1.对作者提到证严法师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可知中国宗教的主要内容仍是倡导儒学的人伦秩序和道德理念。 B.可以说明中国宗教与儒学既有区别但也有不小的相似性。 C.严证法师的观点说明儒学实质上完全具有宗教的性质。 D.可知中国宗教有现实世俗目的,并非完全看破尘缘。 2.对“中国从没有真正的宗教战争”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在中国,儒学的广泛影响使得中国无法发生宗教战争。 B.“三教合一”的现实使得宗教战争没有发生的土壤。 C.儒学本身就有宗教特质,而它又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D.儒学的包容性不排斥宗教,与宗教冲突并不很大。 3.有关儒学“半宗教半哲学”的特质,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儒学与中国宗教彼此融合,中国宗教吸纳了许多儒学的内容,因而,儒学自然也就具有了宗教的一些特质。 B.儒学虽无柏拉图式的理性品格也无黑格尔式的逻辑建构,但实用理性的一面却同样具有哲学特质。 C.儒学“终极关———的品格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