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0537

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含答案)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257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必修,选择性,人教,物理,学期
  • cover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5节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时,测得数值明显大于实际值,可能原因是( ) A. 测量摆长时,把悬挂状态的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B. 测量周期时,摆球第30次通过平衡位置制动秒表,按求得周期 C. 开始摆动时振幅过小 D. 所用摆球的质量过大 2.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摆球回复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运动到平衡位置时合力为零 B. 大小相同的带孔塑料球和带孔铁球,任选一个即可 C. 摆角从4°改为2°,单摆周期变小 D. 测重力加速度时,摆长值忘记加摆球半径,测量值偏小 3.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 摆角应尽量大些 B. 摆线可以选择弹性绳 C. 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D. 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从摆球摆至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4.将包好的粽子放置于由四根细绳悬挂的水平圆盘中央,细绳等间隔系在水平圆盘边缘,已知水平圆盘和粽子的总重力为,细绳长度均为,圆盘直径为,每根细线对圆盘的拉力大小为( ) A. B. C. D. 5.图1是甲、乙两支龙舟队伍的比赛情景。两支队伍同时同地出发,图2是通过比赛全程的图。甲在第一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第二段时间内的加速度的一半,则( ) A. 甲在时刻的速度为 B. 两支队伍比赛的路程为 C. 乙到达终点的时刻为 D. 当乙到达终点时,甲的速度为 二、非选择题 6.可以利用单摆实验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则: (1)用摆长和周期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_____。 (2)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 零刻度线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 图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 cm。 (3)如果测定了 40 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____ s,此单摆的摆动周期是_____ s。 (4)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长时,忘记了摆球的半径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停表过早按下 D.实验中误将40 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1 次 (5)某同学在实验中,测量6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表格如下。 l/m 0.4 0.5 0.8 0.9 1.0 1.2 T/s 1.26 1.42 1.79 1.90 2.00 2.20 T /s 1.59 2.02 3.20 3.61 4.0 4.84 以l为横坐标、T 为纵坐标,作出T -l图线如图,根据此图线求重力加速度g=_____。 7.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 在摆球自然下垂的状态下,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绳长为(从悬点到小球最上端);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_____mm; (2) 如果测得的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写代号)。 A.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B. 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 实验操作中单摆以圆锥摆方式运动而没有被发现 D. 实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0次 (3) 某同学在伽利略用斜面“冲淡”重力思想的启发下,创设了“重力加速度”可以人为调节的实验环境:如图乙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可调的光滑斜面,把摆线固定于斜面上的点,使摆线平行于斜面。测得摆长为,小角度拉开摆球至点,静止释放后,摆球在、、之间做简谐运动,测得球摆动周期为。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记录和,绘制了图像,该图像斜率表达式为_____(用、、表示); (4) 将单摆挂在力传感器的下端,通过力传感器测定单摆大角度摆动过程中摆线受到的拉力,由计算机记录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测得摆球质量为,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用、、表示)。 8.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单摆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利用秒表计时,发现很难较准确地捕捉到小球经过最低点位置,于是修改了测量周期的方案,利用手机的录像功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